血液净化中常见的操作失误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1-07-01 浏览次数:436次
作者:吴南娇,吴映华,胡映平,蔡林苹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摘 要] 本文针对血液净化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操作失误现象,分析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可能后果,并提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以至杜绝此类失误,确保血液净化过程的安全。
目前,血液净化不仅仅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治疗方法,而且是抢救其他危重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因为治疗涉及面广,血液净化技术也逐渐复杂起来,操作环节也更加繁琐。因此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因操作而引起失误。一般按照血液净化治疗的准备到治疗结束的时间阶段分为:透析准备阶段、透析过程阶段、透析结束阶段。在各个阶段均会因操作失误而发生不同的问题。
1 透析准备阶段
1.1 开机后,透析液浓度报警,提示电导值有问题
原因:透析液A、B管接头误接。预防:避免接头误接,应在前一次透析结束时,A、B液吸管的正确复位,在本次开机时,再校对各管路标识。
1.2 透析器的透析液区与血液的流动方向相同
原因:透析液偶合座方向接反,因透析过程,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的膜两侧反方向流动,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透析器的弥散效能,才能使水和溶质通过半透膜孔进行充分交换。所以,血液和透析液同向流动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预防:连接偶合座时,注意连接标识,透析正常进行后,再做一次检查。
2 透析开始至结束前
2.1 动脉、静脉连接血路失误
内瘘动脉侧穿刺针与静脉侧穿刺针接反,使血液重复循环,严重影响透析效果。预防:连接血路时,注意先接动脉侧穿刺针,启动血泵后,再检查一次,盖好治疗巾。
2.2 血路凝血
做完穿刺后忘记注入基础肝素量,如果患者贫血严重,血流量达200 ml/min,还可能短时间内不致血路凝血,遇到患者贫血不严重,加上血流量不足,造成血路凝血,易形成血栓而危及生命。预防:在静脉穿刺成功时,常规注入基础肝素量,透析开始后根据患者需要,再持续追加肝素至结束前30 min,确保透析过程无凝血现象。
2.3 机器按键的操作失误或遗漏
透析开始时,在操作面板上设定完成各项治疗模式及参数,没有最终按下“开始”键,此时血泵虽然在运转,但透析液并未进入循环,一直停留在透析初始状态;机器温度没有根据患者情况随机调节,不适宜的机器温度可使患者出现寒冷及燥热感,此点极易被忽视;在透析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需要暂时降低血流速度,症状缓解时未调回正常透析流量。上述情况如未及时发现,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预防:透析开始阶段,应对机器控制面板上透析各项治疗模式及参数予以确认;主动询问并满足患者对温度的需求;病情变化后又稳定时,须再次检查,确认各项数值,而血流速度应在透析开始后20 min内逐渐增加,直至个体所适宜的速度。
2.4 血液管路连接的失误
原因:穿刺针→管路→透析器连接时,丝扣没有正常对位或管路与穿刺针没有拧紧丝扣,使连接端口不密闭。后果:动脉端漏气,不断有微小气泡进入血路,有空气栓塞危险;静脉端穿刺针与血路连接处漏血,甚至有脱落的危险(穿刺针与血路连接处)。处理:立即停泵,夹闭卡钳,重新连接丝扣至紧密状态。预防:连接时各丝扣正确对位,拧紧。
2.5 穿刺部位出血
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穿刺部位渗血未及时发现;固定穿刺针柄的胶布不牢固,结果,针眼处渗血,甚至出血量较多,当穿刺针随着动脉搏动,或身体移动而脱出时,针眼处迅速大量出血,对于已形成动脉瘤患者,血管压力高,如果固定不牢固,穿刺针更易脱出。预防:应加强巡视,至少每小时一次,掀开治疗巾,直接查看穿刺部位,如果有内瘘的患者,应根据内瘘情况,合理选用穿刺方法,以保护内瘘,减少出血,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穿刺后应在针柄处交叉粘贴胶布。粘贴时稍加用力按压,边角处不要有翘起,使之更加粘贴牢固。
2.6 由于操作失误将直接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导致患者严重后果
输血或输液时,没有注意到液体已经输完,使空气随着血泵转动被吸入透析管路,即使血透机的监护系统可以卡住大量气体,使之不能进入体内,但是在血液流速的作用下,空气与血液混合成的细小泡沫,监测装置是不易测到的,当少量气体呈微小泡沫缓慢进入血液时,可溶解入血液或由肺呼出,可能不发生任何症状,但若泡沫较大、流速较快,一次进入5 ml以上时,可发生明显的空气栓塞,而导致患者死亡。另外,即使监测装置卡住大量空气,但要排出管路中的大量气体,也是十分困难的。结果导致空气栓塞。预防:空气栓塞在透析中一般不会发生,但一旦出现,将十分危险。因此,不论输血或输液时应有专人管理,离开时也要有交接班。
3 透析结束后,机器进入消毒程序单位消毒
原因:透析结束,消毒机器未及时发现消毒液已使用完毕。后果:使机器在没有消毒液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机器清洗及消毒不完全,容易使机器内管路完全或部分堵塞而影响透析正常进行。预防:机器消毒前,先查看消毒液存量,再确认消毒。
血液净化过程中要杜绝失误,最重要的是预防,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操作规程,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从根本上减少以及杜绝失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