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30 浏览次数:447次
作者:王利 蒋晓钦 作者单位:450007河南郑州解放军第460医院
【关键词】 血液分析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各医院的广泛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广大检验工作者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但就其本身结构原理的特点,白细胞分类结果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镜检。下面将部分结果对照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当日患者132例。
1.2 方法 MEK-6108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机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手工方法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2 结果
52例机检中性粒细胞升高,对应镜检结果为:50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例单核细胞升高、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50例机检淋巴细胞升高,对应镜检结果为:45例淋巴细胞升高、4例异常淋巴细胞升高、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30例机检中间细胞升高,对应镜检结果为:17例中性粒细胞升高、4例嗜酸粒细胞升高、2例单核细胞升高、4例淋巴细胞升高、3例白血病。
3 讨论
结果表明,仪器分析结果的中间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或单核细胞,且中间细胞分类异常的患者幼稚细胞出现的机会较大,与镜检有较好的符合性。在镜检时发现中间细胞较高的标本,仪器也都有能做出异常提示。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不是由细胞膜结构的差异来鉴别细胞,而是由细胞结构、颗粒大小及密度进行测定,因此干扰因素较多,易产生一定的误差,特别是白血病时的异常血细胞、血液寄生虫等还不能识别。因此,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类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进行初检,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分类方法,当机检分类结果中间细胞有异常提示时,一定要做人工显微镜镜检核实。此外,日常质控工作要做好,以保持仪器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