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临床输血不规范行为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10-26  浏览次数:421次

  作者:覃益康,骆伟娟,韦常健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广西柳州545005;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广西柳州545005)

  【关键词】 输血;不规范行为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而影响到输血的安全治疗效果,甚至直接危及患者健康,稍有不慎将可能发生无法弥补的过失。笔者针对临床输血过程中一些常见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所致的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输血安全。

  1 临床输血中常见的不规范行为

  1.1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某医院的护士在为两个患者采集血标本前,违反抽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一管”制度,将输血前患者的配型血标本和急查血常规及凝血机制患者的血标本弄错,幸亏准备输血的患者在血库有血型记录,经重新核对后及时发现这一错误,才避免了一起严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1]。另有报道某医院在为一名“O”型血女患者手术时,对其输入了2单位“AB”型血液,导致病人出现溶血反应,经48h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经调查,造成这一起事故的原因是手术室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所致。据资料显示[2],136例输血事故中有3%发生在供血中心,10%发生在医生处方和护士采样中,36%发生在医院血库,51%发生在血样收集和管理中。

  1.2 输注的血液放置室温时间过久

  从血库领取血液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在30min内输注,或一次性领取多袋血液未来得及输注,致使血液在室温放置过久,导致血液质量下降或变质。

  1.3 直接往血袋中加药

  输血前,为了防止输血反应,通常医生医嘱给患者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非那根之类的药物。为图方便省事,个别护士将药物直接加入到血袋中,这容易造成血液溶血或其他反应。还有,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将抢救药物从输血的管路直接注入血管或将抢救药物注入血袋,同样会造成血液溶血或其他反应。

  1.4 不正确的血液加温方法

  大量输血、输注冷冻血浆需要加温时,采用不规范的加温方法,如将血袋放于热水、使用微波炉或水箱加热,温度过高导致血细胞破坏,发生溶血。

  1.5 不正确的加压输血

  使用较小的针头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血速度过慢或为大出血患者输血时需要加快速度时,护士直接挤压输血管,造成血细胞破坏。

  1.6 不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

  从输血的肢体或血管直接采集血液标本送检,致使患者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2 分析

  以上常见的输血不规范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①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②延误治疗和抢救;③输错血液,发生医疗事故。最终结果是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从这些临床输血不规范行为看,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工作责任心不够强,粗心大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这是防止发生差错、防范输血风险的重要环节,但是仍有少数工作人员对此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违反工作制度,违反操作规程,因此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二是缺乏相应的血液生理知识和临床输血知识,把输血等同于输液来对待,将输液中一些可以操作的行为用于输血中,这是不允许的。三是教与学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老师的传、帮、带与学生的学、践、用相脱节,临床输血经验不足。

  3 对策

  3.1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

  医务人员首先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输血的各项操作规程。例如抽血时严格“一次一人一管”和输血时严格“一次一人一份”都是防止输血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其次要仔细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前严格查对是发现患者身份弄错、防止致死性不合输血发生的最后机会,必须由2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标签上的各项信息,检查血液质量必须合格等,并共同到床前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无误方可给患者输注,在核对工作完成后共同签字记录。

  3.2 建立稳妥的静脉通道,确保血液输注通畅,避免不必要的加压输血

  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或穿刺针头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保证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不主张人工加压输血,必要时可同时建立2条或多条静脉通路输液输血,特殊情况下需要加压输血时,可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控制输血,或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而达到加快输血的目的。

  3.3 避免血液在室温下搁置过久变质

  为了使血液输注顺畅,在输注冷藏库血时通常待其自然复温至20℃左右,但自然复温的时间不能超过30min,如因特殊情况输血延迟的,应在30min内将血液返回输血科放入专用冰箱保存。另外,不论何种原因,一袋血须在4h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输血速度,防止时间过长造成血液发生变质。

  3.4 血液加温问题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但输血量较大,可对输血的肢体保暖以消除静脉痉挛。若有特殊情况,如:成人血液输注速度>50ml/(kg·h),小儿>15ml/(kg·h),婴儿接受血液转换术,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患者输血等,可遵医嘱给血液加温。但必须使用获认证的、有可视温度显示和报警装置的血液加温装置[3],或将血袋放在37~38℃温水浴中加热10min[4],禁止使用微波炉或热水箱方法加热。加温过程中应由专人操作,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溶血。

  3.5 输血过程中的用药要求

  在输血过程中不能往血液中加入除生理盐水以外的任何药物,包括抢救药物、抗组织胺类药物,也不可使用同一输血管道输注药物或溶液。如果将药物注入血液中连同血液一起输入患者体内,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就很难判断是输血引起或是药物引起的;若出现其他原因需要终止输血时,输入患者体内的药物因剂量不够也影响治疗效果。输血过程中如需用药,只能在另一肢体建立静脉通道。

  3.6 输血过程中血标本的采集

  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经常需要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可能因自身技术水平或患者血管难找等原因,个别护士从输血的同侧肢体或从输血的同一根血管抽取血标本,这是不允许的。需采集血标本时,应在与输血的不同肢体上采集。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确保输血质量,严防输血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邬咏军,陈丽媛. 输血护理缺陷的防范与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9):822-823.

  [2]严京梅,栾建凤,姚根宏,等.输血科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效果[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2):189-191.

  [3]伍伟健,田兆嵩.临床输血应遵循的基本程序[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226-231.

  [4]任爱玲,高君.静脉输血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2):2163-216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