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血小板制剂应用于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对比观察
发表时间:2010-11-01 浏览次数:446次
作者:梁翠铭,李全庆,黄敏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红十字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机器单采法及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用于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患者68例次为机采组(A组),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患者54例次为手工制剂组(B组),分别在输注后1、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输注后1、24h,A组CCI均明显高于B组( P均<0.001)。A组输血反应发生率(1.47%)比B组(9.26%)低;两组都达到较好的临床止血效果、输注有效率均为100%,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手工法分离制备血小板制剂应用于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也能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并且能节约血源,补充机器单采血小板的不足,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制剂;机器采集;手工采集;失血,手术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和预防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办法。我们回顾分析比较了以往我院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输注手工制备的血小板与机器单采血小板制剂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共122例次,分为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制剂组(A组):68例次,其中男42例次,女26例次,年龄23~76岁;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制剂组(B组):54例次,其中男33例次,女21例次,年龄21~71岁。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组非随机性,但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所患疾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输注指征为连续2次外周血血小板计数<50×109/L且伴出血异常的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
1.2 方法 两种血小板制剂均由玉林中心血站提供。A组:机采血小板制剂1袋约200ml,含血小板2.5×1011个,每患者每次输注2袋;B组: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制剂1u由200ml全血制备所得,含血小板(0.24~0.27)×1011个,每名患者每次输注20u(因1袋机采血小板制剂相当于手工制剂约10u,故采用此剂量输注);两组均以所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均在2h内完成。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后1、24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输注无效率(按输注后1h CCI<7.5,24h CCI<4.5判断为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率。计算公式[1]:
CCI=输注后血小板增加数(×109)×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数(×1011)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血小板输注后不同时间的CCI比较 输注后1h、输治后24h,两组CCI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见表1。表1 两组输注血小板后不同时间CCI的比较
2.2 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比较 输注血小板制剂后1h CCI<7.5,24h CCI<4.5判断为输注无效[2]:A组和B组输注均有效,输注无效率均为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3 临床止血效果比较 输注血小板制剂后临床出血停止,24h内未见出血异常(创面渗血、Hb稳定等)定为临床止血有效,相反为无效。A组、B组无效率为0,即均100%有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4 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有1例发生输血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输血反应率为1.47%;B组患者有5例出现输血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率为9.2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3.89,P<0.05)。
3 讨论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生理性止血,在血液凝固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类出血性疾病,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止血效果。本组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制剂和输注手工制备血小板制剂均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止血效果,但输注机采血小板制剂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输注手工制备血小板制剂组(CCI 1h P<0.01,24h P<0.01),且输血反应也明显低于输注手工制备血小板制剂组(P<0.05)。
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主要有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两大类,以免疫性因素最为重要。Doughty等[3]认为,25%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存在血小板抗体,主要为HLA抗体,其次为HPA抗体。也有报道[4]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中80%~90%为HLA抗体所引起,5%~8%为HPA抗体所致。血小板输注次数对效果也有影响,即输注次数≤4次,输注有效率100%;输注次数5~15次,有效率70%;输注次数≥15次,有效率65.5%[5]。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没有输血史的外科手术患者,不存在以上的因素,输注两种血小板制剂的无效率均为0。
机采血小板制剂与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制剂相比,其优点主要在于供体单一,血小板产量高,质量好,红细胞、白细胞及细菌污染率低,疗效更好。但机采血小板也存在着需要提前预约、来源严重不足等缺点。我们的回顾分析表明,在不需要多次反复输注的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中输注手工制备血小板制剂,其有效率同样达到100%。随着无偿鲜血的普及,克服供源不足问题,从献血者捐献的全血中,手工制备出与机采血小板制剂各项指标相近的血小板制剂,同样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从而达到一血多用,大大节约血源。
【参考文献】
[1] 崔徐红.血小板制品的临床应用[M]//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6-149.
[2] 李敬兰,曹金霓.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输血杂志,1994,7(4):217-219.
[3] Doughty HA, Murphy MF, Metcalfe P, et al. Relative importence of immune and norimmune cause of platelet refractoriness [J]. Vox Sang,1994,66(2):200-205.
[4] William son LM, William son P. Bedside filtration of blood products in the prevention of HLA-alloimmunization [J]. Blood,1994,83(10):3028-3031.
[5] 郭庆东,戴月娥,穆士杰,等.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79例的效果[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7):65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