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131例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8  浏览次数:455次

  作者:田利荣 徐晓丽 作者单位:包头市铁路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包头

  【摘要】 目的:探讨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原因。方法:采用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法,分别检测了131例仪器法出现血小板聚集报警的住院患者的标本,并对二者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有血小板聚集报警的某些血液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冠心病仪器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疾病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EDTA-K2抗凝血做全血细胞计数,遇有血小板聚集报警的标本,须用显微镜法复核,既可起到互补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关键词】 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

  全血细胞计数(CBC)是临床检查最常规最基本的项目,对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问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T)的相关报道较多,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有专家认为,血小板计数准确性可能与EDTA抗凝血中获得性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聚集有关[1]。我们在应用血液分析仪过程中,对血小板计数出现聚集报警的标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为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来我院住院部就诊的患者常规检查,出现血小板聚集报警的病例131例,男83例,女48例,年龄2~87岁,平均年龄51.3岁。

  1.2 仪器和试剂 采用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简称KX-21,定期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控),试剂为进口配套试剂,室内质控物采用Sysmex公司原装配套全血质控物。显微镜采用CHK型Olympus显微镜(日本欧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血小板稀释液(草酸铵法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配制,于4℃冰箱保存。瑞吉染色液(自制)。

  1.3 KX-21仪器和显微镜血小板计数 采集住院患者新鲜全血2mL于含EDTA-K2的真空采血管(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公司)内,充分混匀,先在KX-21上检测血小板。同时,在采血后未抗凝前用显微镜法(草酸铵法血小板稀释液0.38mL加20μL血液,混匀、充液、镜检)计数血小板,每份标本计数2次,取平均值与仪器法结果比较。仪器的血小板计数和密度评价均符合要求。

  1.4 血涂片观察 以上所有抗凝血标本均推制血膜片,血膜片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瑞吉染色液染色,在油镜(×100倍)下观察血小板的大小、形态、有无聚集和细胞碎片。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精密度测定结果 仪器和显微镜血小板计数的精密度均在设定的范围内,变异系数(CV)<4.0%,但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的CV均低于显微镜计数法,见表1。表1 仪器和显微镜血小板计数精密度测定结果

  2.2 血涂片镜检情况 在131例血小板聚集报警提示中,经血涂片镜检证实存在血小板聚集的29例,占22%。

  2.3 两种方法血小板计数结果 131例被检患者中,某些血液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冠心病,仪器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疾病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KX-21仪器和显微镜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

  3 讨论

  在日常工作中,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较多,其中由于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采血不当、混匀不及时等造成的血小板聚集比较常见[2]。在7例白血病、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46例其他疾病患者中,KX-21上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报警提示,通过血涂片镜检证实,其KX-21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72fL,且KX-21均出现了异常报警提示,经血涂片观察显示红细胞呈大小不均、小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1例出现血小板聚集,与闭雄杰[3]的报道相符,同时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循环血液中由于小红细胞低色素表现,导致了KX-21计数血小板高于标本的实际值。在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1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经血涂片观察可见血小板聚集和大血小板,由于KX-21计数血小板不能识别血小板聚集和大血小板的体积,只能提示血小板聚集,致使被当作其他血细胞而未计入血小板总数中,从而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偏低。由表2可见,两种方法比较因检测原理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作为抗凝剂,使得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形态不发生改变,从而便于进行细胞计数和分析。但EDTA-K2常常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并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被视为非血小板而不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K2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可能与一种抗血小板抗体的自身抗体有关,或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的某些隐匿性抗原有关。此类患者经化验检查,常有免疫球蛋白增高、抗血小板抗体增高等问题,见于心脏疾病、脓毒血症、肝硬化等,通过血涂片观察发现血小板大量聚集。在28例冠心病患者中,KX-21计数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致血小板聚集因素复杂,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工作中遇到血小板聚集现象,样本充分混匀可大大减少聚集现象,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一旦充分混匀后仍出现聚集,采用手工计数以及对直方图出现异常或有异常提示的标本进行推片检查,可避免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孙芾,陈宝梁.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7:33.

  [2] 张志强.218例仪器法血小板计数警示与手工法复查结果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3):402-403.

  [3] 闭雄杰.缺铁性贫血对仪器法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5,21(5):494-49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