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回收仪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1-29 浏览次数:606次
血液回收仪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作者:张秀华 刘惠 任新英 邵丽 【关键词】 血液 门静脉高压断流/分流术中常常出血量较大,主要是由于切除脾脏丢失了大量的血液,尽管采取了自体输血、异体血输入等相应措施,但在输血过程中引发的污染和血源传播性疾病时有报道。我院自2001年起应用血液回收仪技术进行脾切除术,回收自体血,减少了血液丢失,有效地避免了异体输血给患者带来的危害。1材料与方法 2001~2003年在我院行脾切除术患者50例,男性37例,女性13例,体重45~75 kg,应用Cell Saver5型红细胞回收仪及输血的一次性材料,回收仪将负压吸引收集的血液进行过滤、分离、清洗、浓缩。术前安装好回收仪,无菌配制1000 ml生理盐水内加1支1.25万U的肝素钠,将离体后脾脏立即放入其中。用手术刀在脾脏表面划开数个小口,为防止血液凝固,除充分摇动混合外,还应避免过度对脾脏的挤压,并加入生理盐水多次清洗,及时回收。2结果 50例脾脏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905 ml,平均回收量745 ml,其中50%的血量来自离体脾脏。经血液回收仪离心处理后,获得细胞压积为50%~57%的浓缩红细胞共计19 300 ml,平均每例回收386 ml,所有回收的浓缩红细胞在手术结束前均回输给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血尿、感染及出血倾向,本组病例术中均未输入同种异体血。3讨论 围术期大量输入同种异体血不仅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何减少术中血液丢失、节约用血、缓解血源的日益紧张并降低因输血所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脾脏切除术中自体血大量丢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1]。我院引进血液回收技术并常规应用在脾脏切除术中,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绝大多数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手术患者,不需输同种异体血,而以往脾切除术采用自体输血,此人工过滤方法由于过滤不彻底及红细胞破坏,患者往往出现高热和血红蛋白尿,而本组术后无一例发生血尿,说明术野中的大部分游离血红蛋白已在血液回收过程中被清洗[2]。脾脏切除术中血液回收效果良好,红细胞回收率达90%以上[3]。对术中失血及离体脾脏储存的血量能较完全迅速地回收,有利于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并改善了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携氧能力。血液回收仪尤其适用于急性脾破裂、择期脾切除术和特殊血型患者,收集腹腔及脾脏血,回吸与过滤同步进行,避免了腹腔血、脾脏血的流失,无需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输血及时且安全,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在脾脏切除术中,手术室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来调控输血速度。因大部分凝血因子已被清洗,加之肝素的残留,必要时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术后定期随访患者,观察有无血尿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综上所述,围术期实施血液回收作为血液保护的重要措施,既避免了血源紧张,又预防了输同种异体血液所致的输血疾病和输血反应等相关并发症,对增加输血安全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柏文悦, 王海滨, 伍明明,等. 血液回收仪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20(11): 700701. [2]任新英, 温浩, 张兰,等. 血液回收仪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分析[J]. 新疆医学, 2001,5: 35. [3]刘金龙. 术中血液自体回输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 18(3):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