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碱为主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8例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789次
作者:王艳玲 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关键词】 长春新碱
0引言
我院自200008/200508采用以长春新碱为主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8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住院患者38(男20,女18)例,平均年龄35.65(17~68)岁. 均经临床、血象、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诊断为MDS. 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EB)9例. 初治时血小板减少为(3~35)×109/L,平均17×109/L合并白细胞减少27例;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19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下出血点和瘀斑)表现;月经过多11例;牙龈出血者6例;鼻出血7例;合并感染者13例. 其中5例入院前曾于外院接受过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造血生长因子(GCSF, EPO)等治疗而无效, 余均为初治患者.
1.2方法用长春新碱(浙江海正医药有限公司) 2 mg避光静脉点滴,维持5~6 h,1次/wk,若2次无效者改为其它方案,有效者巩固1~2次后停药观察. 骨髓穿剌及活检检查显示增生低下或巨核细胞数少者加服康力龙(广西南宁百特医药有限公司)片2 mg ,3次/d. 月经量多者加服妇康片(上海信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4片, 3次/d. 治疗有效而维持不稳定者加服强的松(浙江仙居医药有限公司)维持治疗1 mg/kg, 口服. 强的松治疗及减药时间视外周血常规检查三系反应情况而定. 疗效判断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确定.
2结果
基本缓解19例;部分缓解11例. 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 有效患者全部于治疗1~2 wk后复查血小板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出血停止. 继续巩固1~2 wk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 白细胞减少者27例中除3例治疗无效外,余24例均于治疗期间恢复正常. 合并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者19例中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恢复正常. 但二者恢复时间较血小板晚. 治疗无效3例,其中MDSREAB 2例,经更换小剂量阿糖胞苷达完全缓解. 1例放弃治疗. 本组副作用轻,20例患者有手指、足趾麻木. 2例出现乏力. 3例有轻度腹胀、便秘,肝功能异常. 但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
3讨论
目前,研究发现MDS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苏雁华等[2]研究表明,MDSRA患者CD8+ CD25+ CD5+ HLADR+T细胞增多,即活化的抑制性T细胞增多,参与了MDSRA的发病过程. Enright等[3]以强的松[1~2 mg/(kg·d)]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27例MDS患者,其中26例有效,8例激素减量后无复发. 认为部分患者对自身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反应导致MDS,且此类患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Jonasova等[4]以环孢霉素A治疗低增生MDS和低增生的难治性贫血17例,观察到14例有血液学反应,贫血改善,12例输血依赖者完全脱离输血,4例三系完全恢复. 长春新碱作为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推测它对淋巴细胞有毒性,可抑制T,B淋巴细胞增生,减少抗体的生成. 亦可能有抑制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表达有关. 作为免疫抑制剂,其治疗MDS在国内外至今少有报道. 本组38例以此为主方案治疗总有效率75%. 有效者其显效反应时间快,毒副作用低,患者均能耐受,故适于临床试用. 本组2例MDSRAEB患者治疗无效,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达完全缓解,是否预示本方案仅适于低危型MDS患者,仍需今后临床试用总结. 远期疗效亦需进一步追踪观察.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63.
[2] 苏雁华,刘芳,孟德润. MDSRA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水平检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107.
[3] Enright H, Jacob H S, Vemcellotti G, et al. Paraneoplastic autoimmune phenomena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 splastic syndromes reaponse to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J]. Br J Haematol,1995,91:403.
[4] Jonasova A, Neuwistava R, Cera K J, et al. Cyclospprin A therapy in hypoplastic MDS patients and certain refractory anaemias without hypoplastic bone marrow[J].Br J Haematol,1998,100:30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