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问题导向教学在血液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09  浏览次数:431次

  作者:尹俊 陈剑锋 谢晓鹏 陈江声 林文杰 陈妙爱 陆培文 黄新苏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 目的:观察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血液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学习的2001级部分本科学生(共计89名同学)实行问题导向教学。教学结束后1周以讨论的方式对所带教学生进行无准备的理论与临床技能教学效果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认为PBL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了知识面和思维空间,提高了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增加了临床适应性。结论:PBL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在血液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切实取得了满意效果。PBL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临床教师教学技巧和临床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学;血液内科学;临床教学

  传道授业、诲人不倦,是多年来传统的教学观念。老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传统的授课方法授课主动权全部在讲授的教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讲解介绍知识,虽然架构较为完整,传授的速度较快,但是大半是单向传输,师生互动不足,死记硬背的知识学生容易遗忘,这种“灌注式”或“填鸭式”的被动教育形式造就了一些理论娴熟、能力欠缺的学生[1]。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学教育不能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针对目前学生的弱项,着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就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它是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相伴随的。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PBL在临床教学中表现为以现有临床案例的实际情境为脚本,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案例中练习如何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借着处理问题的过程,自行搜寻信息,从而学到必要的知识[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血液内科的临床教学当中,尝试了PBL教学法,以提高教与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切实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临床技能。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4.20~2005.5.20日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进行临床教学的2001级部分本科学生――共计89名同学(十一个组)。

  1.2 研究内容

  床边讲授血液内科学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个章节。

  1.3 研究方法

  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课前与学生座谈,交换师生彼此的想法,节日举办师生联欢会。上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若干问题和三份病历交给学生预习和准备。上课时间带领学生到病房收集病史,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并给学生介绍骨髓穿剌的基本方法,如何对血涂片及骨髓涂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及骨髓涂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结合交给学生的问题和病历展开讨论,每次讨论时间30~40min,教师结合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时间约20~30min。上述3个章节结束后1周以讨论的方式对所带教学生进行无准备的理论与临床技能教学效果调查。

  2 结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性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3个章节属于血液内科的常见病,是内科学较难讲授的部分。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言,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意见。当同学们得知,是我们国家的王振义院士发现了利用全反式维A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取得奇效,而且为世界所瞩目时,学生们都很激动。

  2.2 理论与技能调查结果

  理论和技能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表1、表2)。表1 89名学生理论调查结果成绩(略) 表2 89名学生技能调查结果成绩 (略)

  2.3 教学效果

  教学结束后,对89名学生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显示:63人(7079%)激发了学习兴趣,61人(6854%)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5人(8427%)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76人(8539%)加深了记忆,86人(9663%)拓宽了知识面,43人(4831%)提高了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69人(7753%)增加了临床适应性。说明大多数学生对“问题导向教学”的方法是欢迎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益,并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 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开放性、个别化教学,是发展性临床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教师要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景,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佳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治疗方法[3]。学生通过PBL教学模式获得的是“主动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临床上碰到的病症不会都是老师教过、书上写过、自己看过的,学生遇到这类新病例时,不会束手无策,可以通过自行分析,找寻资料而最终解决碰到的问题。因此通过PBL教学模式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是培养“实用型”医科学生所必须的,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通过以上的PBL教学实践,我们发现,PBL教学模式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了知识面和思维空间,提高了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临床适应性。所以说,PBL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智能培养大有裨益,而且对他们的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确实收效甚丰。

  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PBL教学模式对临床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还要有宽厚的知识面,还应掌握讨论气氛的调动、引导等技巧。同时教师引出的问题还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问题必须具有诱发性。使学生经此诱发毫不费力地进行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激发思维、诱发思维的目的。②问题要有变通性。让学生通过寻找多个正确答案,来培养寻找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意识,在训练中萌生出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精神,得到求异思维的训练。③问题要富于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所设问题的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④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和发展思维的目的[6]。因而PBL教学要比“传统教学”多花费约2~3倍的备课时间。

  通过血液内科学PBL的临床教学实践,我们认为PBL教学这种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也取得了满意效果,PBL教学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指出的是,PBL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临床教师教学技巧和临床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Dornan T, Scherpbier A, King N, et al. Clinical teachers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 Med Educ. 2005,39(2):163170

  2 Shyu FM, Liang YF, Hsu WT, et al. A problem-based e-Learning prototype system for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J]. Medinfo. 2004,11(Pt 2):983987

  3 O'Neill PA, Morris J, Baxter CM. Evaluation of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clinical environment: the Manchester experience[J]. Med Educ. 2000,34(3):222230

  4 Price A, Price B.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facilitating critical thinking[J]. J Nurses Staff Dev. 2000,16(6):257266

  5 Kilroy DA. Problem based learning[J]. Emerg Med J. 2004,21(4):411413

  6 栾梅香,王喜艳,何金怡,等. “问题教学”在2002级本硕班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 28(3):28428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