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血液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

发表时间:2010-01-20  浏览次数:677次

血液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作者:王晚霞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 400016    【关键词】  血液 血液黏度 影响因素  血液黏度是表示血液总体(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流动性的指标,血液黏度异常与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疾病的病因机制探讨、治疗、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均存在高黏血症状态(属亚健康状况)。高黏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血液黏度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血液黏度受血液内复杂物理化学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它首先与血液的组分有关,例如血液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其次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酸碱度及渗透压等。1  血液的有形成分  1.1  红细胞  作为血液的有形成分由于数量最多,所占比率最大,是影响血液黏度的主要成分。红细胞主要通过它的比容、聚集性和变形性影响血液黏度。  1.1.1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是红细胞数量和大小的综合指标,是影响血液黏度最重要的因素。血液黏度依赖于红细胞比容,是红细胞比容的函数〔1〕。实验证明,当Hct<0.45时,全血液黏度与Hct呈直线关系;当Hct>0.45时,全血黏度与Hct呈指数关系,全血黏度值呈曲线增高,Hct微小的变化就可引起血液黏度的明显上升。在高水平Hct时,血液黏度随Hct上升而变化的灵敏度逐渐增高〔2〕。近有类似资料表明Hct与血液黏度呈显著线性相关〔3〕。还有研究显示,贫血治疗的早期,Hct从20%升高到26.6%,全血黏滞度明显升高,而此后随着Hct的继续升高,全血黏度不会随之继续直线上升〔4〕。  1.1.2  红细胞的聚集性  正常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红细胞在血浆中处于悬浮状态而不发生聚集。红细胞聚集性是影响血液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增高常导致血液黏度增高。目前,用来观察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很多,如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沉方程K值高能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Razavian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解聚剪切域值及解聚剪切力高于正常人〔5〕,从而导致血液黏度高于正常人。  1.1.3  红细胞的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形状为双凹圆盘形。由于大部分毛细血管的内径比红细胞直径小,所以红细胞要改变成降落伞或弹头样,才能通过这些毛细血管,这就是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引起高切变率血液黏度升高。研究资料表明,心肌梗死、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病等血液黏度异常,都与红细胞变形性密切相关〔6〕。  1.2  白细胞  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量虽然比红细胞少得多,但由于白细胞的内黏度比红细胞高,变形缓慢、体积大,可以一过性或长期地阻塞某处毛细血管血流,是影响血液黏度不容忽视地因素〔1〕。韩丽英等对4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白细胞分离术,白细胞下降40%~60%后,复查血液黏度显示,病员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一定程度下降〔7〕。类似资料报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机体处于高黏滞状态,可能与其骨髓粒细胞系统异常增生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多有关〔8〕。  1.3  血小板  血液黏度与血小板功能关系密不可分,血液黏度异常是血栓病发生的基础,血小板功能异常是血栓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二者缺一血栓病发生的概率并不高,而二者相加概率倍增。P选择素(CD62p)为血小板a颗粒中的一种糖蛋白,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a颗粒膜与质膜融合,CD62p暴露于血小板质膜表面,成为血小板活化的一个特征性指标。有研究表明CD62p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9〕。陈慧敏等研究证实血小板比容、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三者增大时,血小板代谢活跃,功能亢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强,可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10〕。2  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    血液中各种蛋白质、酶类、酯类含量和浓度的升高,都会使血浆黏度上升〔11〕。血浆黏度的高低亦可以影响全血黏度。血浆中含有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高分子化合物,其中以大分子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对血浆黏度影响最大〔12〕。另外,这些大分子还通过红细胞的聚集性影响全血黏度〔13〕。  2.1  蛋白质类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可以通过与红细胞相互作用和影响血浆黏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血液黏度,Fib浓度增高可增加患者血液黏度〔14〕。大量研究资料表明Fib带正电荷,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斥力减小,亲和力增加,聚集性增强,加速红细胞聚集呈缗钱样,血沉增快,血液黏度增高。Fib是一种分子结构不对称的高分子蛋白,能在血浆中形成网状结构,影响血浆流动,从而使血浆黏度增高。但Fib在低浓度时,在血浆中可以较为充分地溶解,此时血浆中各 Fib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未大量相互交织黏结而形成网状结构,对血浆黏度的影响是以分子状态的Fib为主,随着Fib浓度增高,溶液间空隙逐渐减少,溶液结构呈规律性变化,血浆黏度呈线性增加〔15〕。孙朝晖等研究表明随着Fib浓度梯度的增加,血浆黏度也与之成正相关变化〔16〕。  2.2  脂类  血脂是血液的主要组成成份,血脂异常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尽管是小分子,但在体内常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故也属于大分子成份。其含量的增多可导致血液黏度的增高。反之,则下降。张卫云等发现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混合型血脂异常组的血浆黏度均比对照组增高,其中混合型血脂异常组对血浆黏度的影响最大〔17〕。邱宪林研究表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红细胞刚性及全血还原黏度明显增高,也就是说血中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浓度直接影响红细胞刚性及变形指数和全血还原黏度〔18〕。席连英等在其动物实验中发现,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饲养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升高,而草食饲养组血液黏度无明显变化〔19〕。  2.3  糖类  血中葡萄糖含量与血液黏度指标的相关性已被人们重视。血中葡萄糖含量增多,血液黏度亦随之增高。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时间高血糖,可使红细胞膜糖基化,膜电荷减少及膜流性下降导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血液黏度异常。杨洪彩等研究表明血糖越高,血浆黏度也随之增高,二者呈正相关〔20〕。在对糖尿病患者血液黏度进行观察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有类似资料报道,糖尿病患者的Hct、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糖尿病人的血液黏度改变与患者的血糖高低、病程长短均呈直线正相关,即随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增高,病程的延长,血液黏度也随之升高,出现高黏滞血症〔22〕。3  物理化学条件  3.1  温度  一般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血液的表观黏度虽然在中等或较高切变率下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但低切变率对于血液黏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在低切变率下,温度升高可能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从而使血液黏度增高。研究表明,在5℃~37℃的范围,用衍射法测量红细胞的伸长指数,发现其伸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这一温度范围,红细胞变形指数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3〕。有实验研究表明,在寒冷和低氧复合因素作用下,可使血液黏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具体改变是血浆黏度升高,Hct增大,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升高,全血低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24〕。梁琴在观察温度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时表明,其血液黏度值在20℃时明显高于37℃时,提示温度对血液黏度的影响甚大〔25〕。  3.2  标本存放时间  标本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全血中H2CO3分解。结果CO2分压下降,pH值发生改变,使血液黏度测量结果偏高。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对临床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指导意见中指出:一般不应将血样贮存于冰箱中,在常温中贮存时间不应超过4 h〔26〕。孙朝晖等研究表明随血液标本在体外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液黏度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的变化,且标本应至少在4 h内测定完毕〔27〕。佟海侠等亦报道血液黏度随标本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28〕。  3.3  酸碱度  血液酸碱度多通过对血细胞的影响而改变血液的黏度〔1〕。例如,血样偏酸时的红细胞膜往往变硬,从而使血液黏度升高。姚小平对慢性支气管炎兔模型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兔模型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增多,从而导致血液黏度增高 〔29〕。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处于高黏滞状态,酸中毒时pH与全血黏度呈负相关,提示随着pH值的降低,酸中毒程度的加重,红细胞黏度增加,血液黏度增高〔30〕。  3.4  渗透压  血液渗透压多通过对血细胞的影响而改变血液黏度〔1〕。血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都会使血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渗透压偏高时,细胞失水而皱缩(内黏度增高),反而使低切变率下血液黏度降低,但高切变率下血液黏度上升。在糖尿病时,高血糖可使血浆渗透压增高,致使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导致细胞黏度增高,从而引起血液黏度增高〔20〕。4  其他影响因素  张丹凤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血液黏度与中青年比较有显著增高〔31〕。在观察不同年龄组血液黏度时发现,从青年到中年血液黏度指标趋于增高,至老年期血液黏度指标仍有增高趋势,但高龄老年反降低〔32〕。还有类似研究资料显示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两项指标在40~49岁年龄段最高,既高于30~39岁年龄段,也高于50岁以上年龄段,基本趋势是5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血黏度逐渐减低〔33〕。  血液黏度可能与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中,男性与女性血液黏度的变化不一致,老年男性血液黏度增高者多于老年女性〔31〕。吕朝晖等在对600例血黏度测定结果分析时证实,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两项指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3〕。  有研究资料表明,久居高原人群Hct比平原地区升高,血红蛋白增加,引起红细胞内黏度升高,使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引起血液黏度升高〔34〕。    综上所述,血液黏度的变化是人体生命状态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通过血液黏度的测定可以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可以给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预报性信息,甚至在尚无临床症状之时,检测血液黏度可以作为预报疾病的重要手段,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参考文献】  1 廖福龙.临床血液流变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公司,1987:84121.  2 Baskur T,Oguz K,Meiselman S,et al.Blood rheology and hemodynamics〔J〕.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2003;29(5):43550.  3 吴 杰,吴洪飞,戴燕芳,等.红细胞比容对血液黏度与相对黏度的作用比较〔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2(2):305.  4 Ludat K,Paulitschke M,Riedet E,et al.Complete correction of renal anemia by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J〕.Clin Nephrol,2000;53(Suppl 1):S429.  5 Razavian SM,Levenson J,Peronneau P,et al.Quantification of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by echogenicity :a preliminary study〔J〕.J Cardiovasc Surg(Torino),1995;36(4):3757.  6 陈槐卿.血液流变学当今动态和发展趋势〔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7;7(2):17.  7 韩丽英,徐丛生,唐君玲,等.白细胞分离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5;9(5):372.  8 邱卫华,线利波,张 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引发血流变改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循环,2002;6(4):231.  9 潘伟民,施寅铨,孙 静,等.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和血黏度的临床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2):279.  10 陈慧敏,王 璇,张景轩,等.血小板与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7(4):22930.  11 李 彬,侯伯春.血液流变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4):3423.  12 黄 萍,兰培敏,曹 峰,等.高血压血液流变性检测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656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