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利多卡因和甘露醇口服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4-07-16  浏览次数:1031次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有很多,可是临床治疗不明显,并且不良反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抽取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患者,对其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20例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患者,均符合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 19~72岁,平均48.3岁;病程1~14年,平均6.8岁。对照组男36 例,女24例;年龄21~76岁,平均50.2岁;病程1~15年,平均 7.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吗丁啉(产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910003,商品编号: B01001335)进行治疗,吗丁啉3次/d,10 mg/次,1个疗程7 d。 1.2.2 试验组治疗方法:试验组对患者采取2%利多卡因(产地: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1021072,商品编号:A19912330610)5 ml联合20%甘露醇(河北华旭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73007)15 ml混合液,3次/d,每次在进餐之前30分钟口服,1个疗程7 d。

1.3 临床观察方法: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全部采取电子胃镜进行检查,对胃黏膜损伤程度变化,同时对黏膜组织当中红斑、水肿以及充血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摄片给予对比;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采取胃镜检查的时候全部采取快速尿激酶方法;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的肾脏功能、电解质以及血尿常规等相关检查,同时对不良反应进行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发生感染的几率大约在85%,并且感染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高,大约有18%的幽门螺杆菌相关向慢性胃炎会出现消化性溃疡,会导致胃部黏膜出现肠化以及萎缩,严重的甚至还会形成胃癌[2]。现如今,对其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都在初期有明显效果,随着时间不断发展,药性会逐渐降低,其病情又会再次复发,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能够彻底治愈慢性胃炎一直是相关临床研究人员热烈讨论的话题。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黏膜都会出现水肿、充血以及红斑等,其中以水肿和充血最为明显。根据相关临床报道研究表明,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对治疗慢性胃炎能够起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3]。其中口服甘露醇对脱水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口服以后胃肠道吸收非常少,进而出现脱水,最终使胃部黏膜水肿完全消失。同时,其还可以使胃部黏膜血液流量明显提高,使胃肠蠕动功能保持正常。利多卡因是一种麻醉药物,和胃部黏膜接触以后会对末梢神经起到麻醉效果,进而使疼痛感明显减轻,使发生胃黏膜出血的几率明显降低。笔者对慢性胃炎采取来多卡因联合甘露醇共同治疗,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临床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是因为当前临床病例数相对较小,临床治疗以后跟踪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采取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口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黎清成,谭祖稳,梁文华.三联疗法佐用利多卡因和甘露醇治疗慢性胃炎18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32.

[2] 郑忠平,姜 芳.口服甘露醇和庆大霉素治疗慢性胃炎40例[J].中华医药研究杂志,2013,3(10):883.

[3] 张永祥,孙茂华.瑞贝克联合雷尼替丁、甘露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J].华人消化杂志,2010,6(5):445. [收稿日期:2014-03-24 编校:徐强]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