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43次
在我国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特点就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1]。食管支架置入术是非手术治疗晚期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的有效方法,对于患者吞咽困难等问题都可以有效地解决,并能够让患者正常吃饭以摄取所需营养,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时限[2]。回顾性分析2007年8 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过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晚期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效果非常满意,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7年8月~2012年12月30例患者,男 22例,女8例,年龄32~78岁,平均56.8岁。其中按食管癌类型分为三类:晚期食管癌18例,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9例,肺癌并发食管气管瘘3例;所有病历经X线或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不能够进食的患者有20例,仅能够进食少量流食的患者有10例。 1.2 方法:取左侧卧位,术前行全身麻醉,经口插入胃镜至食管狭窄处,在胃镜直视下,将导丝通过胃镜活检孔送入食管,通过狭窄部进入胃内,固定好导丝,退出胃镜,然后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或球囊导管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确定支架置入的深度,通过导丝引导置入支架推送器,再缓慢释放支架,支架脱离推送器后取出推送器。再次插入胃镜至支架上缘观察支架置入位置。 1.3 结果:30例患者的支架置入都是一次就成功的,在同一天就可以顺畅的吃饭。虽然患者在置入支架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异物感产生,但是并没有出现出血的症状。术后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照顾,观察30例患者支架置入情况和感觉,只有支架移位和异物嵌顿两种情况,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异物嵌塞,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已经在医院推广使用了很多年,有关医护人员对操作技术都能够熟练的掌握,但是对于初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及患者家属来说却是陌生的,最常见的就是因为不熟悉手术方式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手术过程;将支架置入前和置入后的形状以模型的形式展现,并讲解相关原理;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告知患者,让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的问题,积极解答,帮助其更好的理解置入术,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鼓励患者多与成功接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良性的对话,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术后的感觉,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是否清醒、体温是否正常、呼吸是否通畅、血压有无突升突降等情况;当有呼吸困难、窒息性咳嗽、皮下气肿时,尽早排除是否是并发吸入性肺炎或者食管气管瘘等疾病;当有呕血、黑便、吃饭困难时,尽早排除是否发生了食管内支架脱落[3]。 2.2.2 饮食护理:一般情况下术后4~6 h就可以吃一些流食,但是特殊患者得依照医嘱安排进食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支架因为过早的进食而移位。正常进食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支架固定后,但是进食的食物不能太热、不能太硬、也不能太冷;进食的次数应该增多,但是每次的量应该减少;进食的速度应保持细嚼慢咽的状态。为防止食物阻塞支架,应该禁食块状食物、易成团或块状的粗纤维食物,饭后温开水漱口以冲洗支架残留食物;为防止支架遇冷回缩脱落,应该禁食冷冻食物。 2.2.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疼痛:支架放入后,患者会感到胸痛,且疼痛随支架的高度而增加,应向患者解释这种疼痛是因为支架撑力和食管扩张造成的正常现象,让其放松心情,并按医嘱在排除其他心绞痛等并发症的情况下服用适量止疼剂即可。 ②出血:由于支架在放入前常要扩张,会造成局部出血,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血量及血性质,是否出现呕血或黑便。如果出血量大且面色苍白、血压骤降,应该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及时联系医生,实施抢救准备:为防止在呕吐时误吸,将患者的头偏向另一侧,定时测量患者脉搏、呼吸、血压和体温,前三样1次/2 h,后一样1次/4 h,带出血情况得到控制后的 12 h才允许患者吃些许流食[4]。 2.2.4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时应该嘱咐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过激的咳嗽,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加免疫力。定期到医院复查,经X线片了解支架位置,要积极配合相关的对症治疗方案,充分发挥支架的作用,更好的抑制肿瘤的迅速发展。
3 参考文献
[1] 蒋芝英.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微创医学,2012, 33(1):99.
[2] 唐 娟.内镜下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1,12(1):78.
[3] 东亚.食管内支架置入术20例护理措施[J].华北国防医药, 2009,30(1):3. [4] 陈 佳.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9, 30(1):2. [收稿日期:2013-10-21 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