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61次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又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其病程发展复杂且险恶[1],要求及时正确地识别诊断,目前腹部B超检查作为其初筛检查方法,应用广泛。笔者就B超检查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与临床符合率情况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于我院住院检查最终确诊的27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6~72岁,平均43.2岁。临床多表现为急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同时有不同水平的血液、尿液淀粉酶升高。
1.2超声诊断标准:胰腺肿大:采用切线测量法进行测量,在胰腺前缘、后缘根据弯曲度作切线,并在胰腺头、体、尾处分别作垂线测量。若符合胰头≥2.6 cm、胰体尾≥2.1 cm这两个标准,则胰腺肿大成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呈中度弥漫性肿大,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呈较粗的密集的不规则高回声,周围常可见明显液性暗区,肾前筋膜增厚,肾旁前间隙、小网膜囊积液多见,常常伴有腹水[2]。
1.3方法:应用超声仪器为菲利浦HD11、麦迪逊SA9900,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体位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如果存在胃肠道气体干扰严重者,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变换体位。情况特殊时可采取探头加压或者饮水法辅助检查来辅助进行。用3.5 MHz探头检查肝、胆、脾,再稍移动找寻到胰腺,直至胰腺显示清晰,观察胰腺的形态、内部回声以及网膜间隙和周围情况[2]。
2 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27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中B超显示全气体反射未能显示胰腺者5例,占18.5%,诊断与临床最终诊断符合者22例,符合率81.5%。
2.2超声声像特点:超声检查与最终临床诊断符合的22例患者呈现超声形态边缘不规则,存在切迹,其中17例胰腺表现出重度弥漫性肿大,胰腺内伴不均匀回声,22例患者都存在腹水,其中16例亦存在胸水。显示全气体反射的5例患者,在其胸腹腔及盆腔内均未发现暗带。
3 讨论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是多种因素综合引发的胰腺内胰腺激活后引起胰腺自身组织出现出血坏死等一系列炎性反应,起病急、病情重,易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有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的特点[3]。普遍认为其发病48~72 h内是关键,在这期间要密切注意其实验室变化并密切监测病情发展,综合评判[4]。实验室常用指标血、尿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完全反映病情轻重。少数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值降低,超声却能清晰显示呈急性胰腺炎性反应声像图改变。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与B型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秦小智等认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符合率高,能及时且动态地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正常与否及腹腔内的有关情况[5]。本组资料结果表明,超声的总体诊断率较高(85.19%),且操作方便迅速,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的特点。对于5例因全气体反射未显示者,考虑原因可能为:患者有明显胃肠积气,对胰腺的正常超声显像有严重干扰;处于炎性反应发展早期,胰腺大小、形态尚未发生明显改变;检查者经验所限[5]。
综上所述,B型超声具有诊断符合率高的特点,且无创、可重复,方便迅速,可作为首选的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4 参考文献
[1]于秀云.浅谈B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123.
[2]张晶,刘炜,贾艳荣.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3(3):317.
[3]白佩红,宋宝玲,娄亚茹.急性胰腺炎的B超诊断[J].医学检验,2013,2(6):101.
[4]李超明.B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分析[J].中华现代药物应用,2011,1(1):71.
[5]秦小智,穆芳,杨延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药,2010,6(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