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改善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595次
近年来由于工作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加上压力大等因素,使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慢性病,症状表现不一,又易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导致误诊误治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严重预后。同时很多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感知不太明确,普遍存在漏服、断药、停药等药物不依从行为,导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更加加剧了患者疾病危急的状态。笔者具体探讨了临床护理干预改善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入选标准:符合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言语正常、有读写能力;无严重并发症;愿意参与本研究。男55例,女45例,年龄21~56岁,平均(39.52±1.15)岁;病程10 d~3个月,平均(1.56±0.33)个月;临床表现(兼有):糜烂54例,溃疡30例,上腹部灼痛40例,焦虑55例。根据护理参与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药物综合治疗,包括莫沙必利口服治疗,10 mg/次,2次/d;奥美拉唑口服治疗,40mg/次,2次/d,服药周期两组都为1个月。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房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知识教育与药物指导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与患者面对面访谈,访谈3~4次,每次持续时间20分钟左右。开始的访谈主要询问患者的患病及治疗经历,旨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全面评估患者在过去1个月内的治疗行为。第2次访谈是对患者不同的信念进行干预,如引导患者回顾过去的正面/负面的治疗经历,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所担心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预防或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第3次与第4次访谈主要是回顾总结并评价患者的治疗相关信念,解决患者目前存在的疑虑和问题。
1.3观察指标:通过调查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情况,主要包括治疗相关信念、治疗依从意愿及信心三个维度。同时在干预后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价,采用HAD量表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评分:干预后经过观察,观察组的治疗相关信念、治疗依从意愿及信心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x±s,分)指标对照组(n=50)观察组(n=50)P值治疗相关信念16.52±2.5118.56±8.11<0.05治疗依从意愿7.11±2.638.19±0.25<0.05治疗依从信心7.80±0.108.45±0.44<0.05
2.2焦虑抑郁评分:干预后经过观察,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焦虑抑郁评分(x±s,分)指标对照组(n=50)观察组(n=50)P值焦虑42.52±5.6332.85±4.11<0.05抑郁43.89±6.1134.88±5.18<0.05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高发的慢性病,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灼痛和反流的症状。一般来说,在治疗阶段,不同药物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腹部灼痛和反流症状严重程度逐渐降低[2]。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对与治疗相关医嘱及指导的服从或遵守,并产生相应的有效作用。其中对长期服药不良反应的担心是越来越多患者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患者服药相关信念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干预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对于治疗的疑问,鼓励患者说出其内心感受,如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说明治疗时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给予答复[3]。本组资料中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相关信念、治疗依从意愿和信心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承受着心理、情感和社会压力,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足以导致其生物学改变,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为此也需要积极给予对症护理。本组资料中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4参考文献
[1]夏卫民,胡艳秋.早期介入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42.
[2]徐皖湘,钱勇,陈振东.食管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的研制与考评[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792.
[3]张吉芝.护理干预在消除进展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