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109例诊疗
发表时间:2009-09-17 浏览次数:670次
上消化道出血109例诊疗 作者:侯公善 李秀军 作者单位:037017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10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方法。方法:将10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对症处理,总结不同方法的效果。结果:保守治疗86例,手术治愈19例,死亡4例。结论:急诊胃镜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应重视少见原因的急性出血,除恶性肿瘤外,均可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资料与方法 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9例,男81例,女28例,男女比例3:1,年龄20~90岁,平均51.5岁。 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33例,胃溃疡并出血19例,胃癌并出血1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6例,贲门黏膜撕裂症2例。 出血表现:以黑便为主66例,以呕血伴黑便34例,其中鲜血伴黑便14例,咖啡渣样伴黑便21例。 治疗方法:①病因治疗:若为溃疡所致出血则予以抑酸治疗;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选内镜下治疗,套扎或硬化剂治疗,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采用组织胶注射,并配合生长抑素治疗;若为药物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则停用此类药物;对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多采取手术治疗。②止血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同时予以止血治疗,包括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静滴,0.1%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胃管内注入;局部止血: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或立止血;恶性肿瘤采取手术治疗。③禁食及胃肠减压: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予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通过胃管观察胃液的量及颜色,判断出血量及出血程度,同时可作为给药途径。④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监测生命体征,予以输血、补液、抗休克等治疗。若病情无明显好转,反复出血不止,考虑外科治疗。结 果 经保守治疗共治愈87例,外科手术8例,以肿瘤多见,其中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手术治疗,死亡4例均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愈率95%。讨 论 诊断: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准确率96%以上。根据吐血、黑便及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及黑便隐血试验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室证据,可作出诊断。 出血量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血压和心率的动态观察,结合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尿素氮加以判断。 急诊胃镜:急诊胃镜应在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的原则下,在出血24小时之内进行出血定位、定性诊断。还可在胃镜下止血治疗并对近期出血、活动性出血加以区分,前者可见病灶呈黑褐色基底,粘连血块、血痂,后者则病灶有渗血。 胃镜下局部止血:急诊胃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与原因后,根据具体条件,可同时作局部止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喷洒止血剂:适用于胃黏膜糜烂、溃疡及肿瘤的出血,常选用凝血酶500~1000U,或8mg去甲肾上腺素,溶入盐水中,每次30~50ml,对准出血灶进行喷洒。 局部注射药物止血:一般用1∶10000或1∶100000的经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稀释的肾上腺素在出血的血管周围进行多点注射,每次1~2ml,3~6点,平均用量6~10ml,多能取得即刻止血效果。1次注射有效率10%~80%[3]。适用于溃疡、癌症出血。 硬化剂与套扎法:硬化剂采用5%鱼肝油酸钠和1%乙氧硬化醇,反复治疗可使静脉曲张部位形成血栓,食管壁内纤维化,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疗法止血总有效率86%。再出血率11%,可以再度治疗。胃镜下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圈套法,本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但硬化剂治疗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食管静脉曲张长期根治中仍占重要地位。 血管夹止血:内镜下放置血管夹止血主要适合血管断端出血,对于弥漫出血不适合应用,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