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6例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12-07-24 浏览次数:577次
作者:杨成宁,贾淑云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五医院消化内科,银川
【摘要】 为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无胆道疾病病史,血清甘油三酯均升高,而血清淀粉酶均轻度升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上强调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脂。认为临床上患者有上述特点时应警惕高脂血症引起的HLP发生。
【关键词】 高脂血症;胰腺炎;胆石症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在我国,以往病因主要以胆道疾病、饮酒及暴饮暴食为主。当前,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由高脂血症引起的AP越来越多,倍受人们的关注。现将我科收治的6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年龄19~42岁,平均33.8岁。入院前均无胆石症、暴饮暴食、创伤等胰腺炎诱因。起病前有饮酒史3例,既往1例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史,1例有急性胰腺炎家族史,脂肪肝5例,糖尿病2例,2例患者曾行ERCP检查无明显异常。6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作过1次,患者发作次数最多为8次,共发作22次,其中有8例次在我院治疗。
1.2 诊断
根据HLP的诊断标准[1]:(1)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2)TG>11.3mmol/L或乳糜血清伴TG 5.65~11.3mmol/L者;(3)血淀粉酶增高或正常。在我院治疗的8例次患者均有上腹疼痛,1例患者出现腹膜炎表现,入院后均行腹部彩超、CT及血尿淀粉酶等检查,结果6例患者8例次发作均符合HLP的诊断,其中1例为重症胰腺炎,具体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1。表1 6例患者8例次急性发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略)
1.3 治疗
腹部彩超及CT检查均提示有胰腺肿大、周围渗出,其中2例次有少量腹水,2例次有少量胸水。入院后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抗炎、抑酸、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以及给予丹参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降血脂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出院后一直口服降血脂药物,监测血脂变化。随访2~24个月均未发现复发。
2 讨论
自1952年Klaslcin报道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后,现已明确认识到高脂血症是胰腺炎的病因之一。根据脂蛋白电泳结果可将高脂血症分为5型。I、V型高脂血症患者较易并发AP,少数Ⅱ、Ⅲ型患者也可发生AP。高脂血症的病因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多见于遗传性缺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原因包括糖尿病控制不良、妊娠、HIV感染、某些药物、酗酒等[2]。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发生与血清TG值密切相关,而与血清胆固醇(TC)值无关,故HLP又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3]。本组患者中1例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史,1例有急性胰腺炎家族史,5例有脂肪肝,均否认有胆道疾病史。目前HLP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黏度增高致胰腺微循环障碍;(2)来自胰腺外的脂肪栓塞,血清脂质颗粒聚集栓塞胰腺血管;(3)胰腺及其周围高浓度的TG被胰脂肪酶水解后,局部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FFA),超出白蛋白的结合能力,产生组织、细胞毒性,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和小血管,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4]。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有多次反复发作的病史,血淀粉酶均轻度升高,也有报道血淀粉酶可以正常,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浆中存在一种抑制血淀粉酶活性的因子[5]。这样给临床医师在诊断上带来一定困难。治疗上,我们除了给予常规的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抑酸、抑酶、预防感染、降血糖等治疗外,还给予丹参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降血脂等处理,取得较好疗效。目前,临床上还可以行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治疗。6例患者均未应用脂肪乳。总之,对患者应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以控制AP的反复发作,改善远期预后。
【参考文献】
[1]葛政举,周国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J].胰腺病学,2006,6(4):243-245.
[2]赵严,王兴鹏.高脂血症性胰腺炎[J].胰腺病学,2007,7(6):408-409.
[3]Toskes PP.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1990,19(4):783-791.
[4]马应杰,冯素平,方立峰,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及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2):120-122.
[5]马应杰,冯素平,方立峰,等.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3):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