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碘染色提高食管疾病的诊断率
发表时间:2012-05-03 浏览次数:630次
作者:王时峰,钱,霞,曹玉文 作者单位: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500
【摘要】目的:研究碘染色可提高食管早期癌症和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阐明碘染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两年间行内镜检查的食管癌高危人群进行3%卢戈氏碘液染色,在直径0.5 cm的不染区或淡染区内取活组织检查,计算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食管早期癌症的检出率。结果:通过统计内镜下碘染色活组织检查的应用,使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发现率提高了50%。结论:内镜下碘染色能提高食管早期癌症和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是诊断食管早期癌症和不典型增生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食管鳞癌,不典型增生,碘染色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5年生存率不足10%,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也仅为30%左右,而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可达86%~92.6%[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键。随着内镜设备的发展和碘染色技术的广泛应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大大增高,本研究通过内镜下碘染色与常规内镜进行对比来研究其对食管非典型性增生和早期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8年4月在我院行内镜检查、年龄在45 岁以上、有明显食管癌家族史和(或)常规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有异常表现者(如食管黏膜广泛粗糙或局限性充血、小片糜烂、斑块、小隆起)。排除食管占位、溃疡、大片糜烂,黏膜接近正常;无碘过敏史者180 例定为碘染色组(观察组);选择1年前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的45 岁以上和(或)常规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有异常表现者20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病变后,由活组织检查孔插入一塑料导管,应用蒸馏水冲洗黏液后,再通过塑料导管在距胃食管交界处2 cm以上的食管黏膜上喷洒3%含碘Lugol溶液10~20 mL,待1 min后,观察黏膜着色情况,准确记录不染、浅染、染色不均匀区并行染色异常区黏膜活组织检查[1]。碘染色后食管黏膜内镜表现着色呈棕黑色、茶色,均匀一致,大多为正常的食管黏膜;斑秃状、地图状不着色区,其边缘与食管染色深的背景分界清楚可辨,多见于鳞癌;染色后黏膜着色程度介于浅染和不染之间,多见于异型增生,其重度异型增生与癌灶难分辨;着色不均,可表现为着色程度不同的淡染或不染,多见于炎症[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观察组染色异常率30%,其中非典型增生7.2%,食管癌3.3%。病理非典型增生诊断率8.9%,中~重度非典型增生4.4%,食管癌4.4%。对照组发现异常率8.5%,其中非典型增生2.0%,食管癌0.0%。病理非典型增生诊断率3.0%,中~重度非典型增生2.0%,食管癌1.0%。通过统计内镜下碘染色活组织检查的应用使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发现率提高了50%以上(见表1)。表1 两组内镜下诊断病变情况
3 讨 论
成熟的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内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癌灶区呈不染色区,癌灶和非典型增生部位的不染色带大多大于5 mm,且呈不规则形态的明显不染色区[3];此外,碘染色在食管炎及食管溃疡处,形成浅染区,在痊愈过程中逐渐恢复正常颜色。碘染色后病变部位与正常黏膜间有较好的对比性,隆起病变部位能清楚显示病变范围、表面形状及起始部形态,凹陷或平坦的病变部位也能看到凹陷边缘黏膜的形态,有助于肉眼下鉴别其良、恶性,使取材更准确。
【参考文献】
[1]许国铭,李兆申.上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3195.
[2]林三仁.消化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14118.
[3]王贵齐,魏文强,吕宁.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普查的意义[J].癌症,2003,2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