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急性缺血性肠病与IL1β、IL6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2-05-31 浏览次数:413次
作者:杜君彦 作者单位:325000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 研究家兔急性肠系膜缺血各时段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模型,并分别于肠缺血的不同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2组血清IL1β、IL6,并分析其变化与肠组织缺血程度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血IL1β、IL6在2 h和4 h时明显升高(P<0.01)。 结论 血清IL1β、IL6可作为早期诊断肠缺血性疾病指标。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 兔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IL1β,IL6 in serum and the role of them in diagnosis of rabbit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in early stages. Methods Twenty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lasma samples we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stages.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and the degree of intestinal ischemia was estimated.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IL1β,IL6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s The level of IL1β,IL6 in serum may b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t early stage.
【Key words】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interleukin1β; interleukin6; rabbit
急性缺血性肠病是一种极为危重的急腹症,其好发于老年人,极易发展为肠坏死。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可靠的辅助检查,因此该病易被延误,病死率较高,甚至有文献报道为60%~80% [1]。如何早期诊治该病,降低病死率,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实验通过对动物急性肠系膜缺血后各时段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研究,尝试寻找其变化规律,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治该病提供有效帮助。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方法和分组 20只普通级实验兔,雌雄各半,体质量2.0~2.5 kg。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制备[2] : (1)实验组:家兔台式固定后以3%乌拉坦4~6 ml作全身麻醉。选上腹正中切口进腹,在距回盲部约30 cm处小肠系膜做动、静脉血管同时阻断,造成长约30 cm肠段血供障碍。观察和记录肠坏死进程并将其分为4期:肠非缺血期(制作缺血模型开始时); 肠缺血早期(阻断血管后0.5~1 h,肠管色泽变暗,解除血管阻塞,肠管色泽迅速恢复正常); 可逆性肠坏死期(阻断血管后1~2 h,肠黏膜可见点状坏死灶,但刺激肠壁,肠管蠕动尚存在; 热敷局部肠管,其色泽仍可变红润,为可逆性缺血); 不可逆性肠坏死期(阻断血管后2~5 h,肠管全层坏死)。(2)对照组:全麻下剖腹后关腹。2组分别于实验开始、阻断血管后0.5、1、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
1.2 取材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均行颈静脉插管,在实验开始和肠缺血的4个不同时期抽静脉血1.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迅速冷藏备用。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放免法测定血清IL1β、IL6水平,试剂购自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检测仪器:GC911Y放射免疫计数器。
1.4 病理学检查 实验组动物在肠缺血不可逆性坏死期,取坏死肠段约2 cm,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取材,用95%酒精固定后送常规病理学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系膜血管阻断后的大体观察 实验组动物在阻断肠系膜血管后均可见肠管颜色变暗,并逐渐加深;至2 h时部分出现点状坏死;4 h时有7只实验兔出现肠管发黑、蠕动消失并可见片状坏死;其余3只观察至6~7 h才见肠管片状坏死。
2.2 病理学检查 实验组所有标本镜下均可见肠组织充血水肿,肠壁增厚及黏膜下出血,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点状或(和)片状坏死,部分标本有纤维素样血栓形成。
2.3 2组不同时段IL1β、IL6水平比较 实验组结扎血管后IL1β、IL6水平较结扎前明显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IL1β、IL6水平结扎前和结扎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表1 2组不同时段IL1β和IL6测定比较 注: 与结扎前比较,*P<0.05,** P<0.01; 与结扎后1 h比较,△P<0.05,△△P<0.01;与结扎后2 h比较,▲P<0.05,▲▲P<0.01
3 讨论
急性肠系膜供血不足系由肠系膜血管阻塞或血流减少引起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多发于>50岁的中老年人[3],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有关[4]。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可致肠壁缺氧,炎症渗出最终可致肠壁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在肠道缺血缺氧早期腹部检查通常仅有轻度压痛,使医生难于作出准确的判断,而此时多数为肠管生存可逆期,同时也是最佳处理期,当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腹胀、肠鸣音消失、发热、休克时,提示病变进入肠管生存不可逆期,受累肠管发生坏疽甚至穿孔,显然在该期内进行外科处理是较为棘手和被动的,同时还将可能引发后续的系列问题,如短肠综合征等。因此对于该类疾病早期诊断,及时的内科干预至关重要。近十几年来,本病在诊断方面虽有所进展,如放射性核素、荧光素法、内脏血管造影术、Tonoinetry及多普勒超声等的应用[5],但这些方法仍不能达到早期、快速、准确、简便诊断的要求,有些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常会因病人身体状况或当地医疗设备条件而使检查受到限制。故寻找一种既简便又能客观反映腹腔内肠缺血状态的方法,对各级医院开展早期诊断各类肠急性缺血十分必要。既然肠道缺血早期可致炎症渗出,那么寻找检测方便、敏感性强的炎症因子作为早期诊断依据就成为一可行的方法。本实验发现IL1β、IL6在兔肠系膜血管结扎后2 h、4 h(此时肉眼及病理均未发现肠坏死)即可出现显著升高,提示其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IL1又称淋巴细胞激活因子,是在感染、损伤后产生的一种多肽[6],分为IL1α、IL1β 2种,血液中IL1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产生的IL1β,它不仅能协同其他细胞因子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活化,而且能够诱导其他炎性介质的产生,加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是免疫及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IL6是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及造血作用,并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抗感染防御作用。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在肠缺血0.5 h后,家兔血清中IL1β、IL6开始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2 h后,IL1β、IL6明显升高,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故认为IL1β、IL6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Sutherland等[7]通过对46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IL6在急性肠缺血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本实验结果一致。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酶谱变化通常在急性肠管缺血后0.5 h以上发生,2 h后表现明显,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动态观察酶谱变化。(2)与其他检查方法特异性不强一样,目前酶谱变化只能对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进行提示或做辅助诊断,在临床上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进一步检查。(3)血清酶谱变化只能提示有肠管缺血的可能,而不能表明是否已有肠坏死[8]。因此对于没有明显血清酶谱变化的急腹症患者,不应贸然排除本病。
【参考文献】
[1] Oldenburg WA,Lau LL,Rodenberg TJ,et al.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 clinical review[J]. Arch intern med,2004,164(10):10541062.
[2] 王世文,何津春,宋爱琳,等.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早期诊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8):481 484.
[3] 李学军,石巧荣,刘军英.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02,16(2):112 113.
[4] 王晶桐,时晔,刘玉兰. 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相关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1):1115 1116.
[5] Danse EM,Laterre PF,Van Beers BE,et al.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intestinal ischemia:contribution of colour Doppler sonagraphy[J]. Acta Chir Belg,1997,97(1):173176.
[6] 刘永升,曹治宸,魏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探讨[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1):3032.
[7] Sutherland F,Cunningham H,Pontikes L,et al. Elevated serum interleukin 6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stinal ischemia[J]. Hepato gastroenterology,2003,50(50):419 421.
[8] Caglayan F,Caglayan O,Gunel E,et al. 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nd plasma enzyme levels[J]. Pediatr Surg Int,2002,18(4):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