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2-03-21  浏览次数:404次

  作者:魏思忱,郑国启,田树英,张秀刚,孔郁,李  作者单位: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的含量,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活动期和21例缓解期UC患者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活动性UC患者IL10的含量(55±17) 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85±28) pg/ml和缓解期(65±24)pg/ml(P<0.05)。IL10含量在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及全结肠分别为(72±27) pg/ml 、(66±24) pg/ml和(36±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乙状结肠与左半结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IL10含量:轻度为(79±25) pg/ml、中度分别为(66±28) pg/ml和重度 (42±16)pg/ml,其中重度较轻度有明显降低(P<0.05)。与临床活动指标CAI呈负相关(r=-0.405,P<0.01)。激素治疗与否与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明IL10的变化对UC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白介素10,酶联免疫吸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炎性肠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目前认为UC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前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1],研究发现前炎性因子在UC中表达上调,但炎性抑制因子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测定UC血清中的白介素10(IL10)的含量,以进一步探讨其在UC发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UC患者72例,其中经治疗后缓解期者21例,其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1±14)岁。全部病例都符合2000年成都会议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轻(21例)、中(28例)、重度(23例) 3级。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激素组38例与非激素组34例,2组病变程度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病例经系统治疗后病情缓解且资料完整者(缓解期) 2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均来自健康体检者,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将病变范围分全结肠型、左半结肠型和直、乙状结肠型。排除风湿性疾病、感染和肿瘤患者。

  1.2 试剂、仪器与方法 IL10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为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患者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颜色为黄色),置-20℃保存待同时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UC患者IL10含量与正常对照比较 活动性UC下降为(55±16) pg/ml,与正常对照组(85±28)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缓解期上升为(65±24) pg/ml,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2.2 不同程度UC患者IL10含量变化 正常对照组为(85±28)pg/ml,轻度为(79±25) pg/ml,中度为(66±28) pg/ml,重度为 (42±16)pg/ml,其中重度较轻度有明显下降(P<0.05)。但轻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与病变范围关系 IL10含量在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及全结肠分别为(72±27) pg/ml、(66±24) pg/ml和(36±15)pg/ml,与正常对照组(85±28)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变范围越大,IL10的含量越低,但在直、乙状结肠与左半结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IL10与激素治疗的关系 治疗前含量无差异,缓解期与激素治疗与否无明显关系(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组IL10水平pg/ml,±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总体(n=72)55±1755±21激素组(n=34)57±2649±18非激素组(n=38)54±2461±23

  2.5 IL10与临床活动指标CAI、CRP的关系 与二者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5(P<0.01)和r =-0.683(P<0.01)。

  3 讨论

  UC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免疫调节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UC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易感性,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免疫反应可发生异常。近年来细胞因子的失衡引起广泛关注,但炎性抑制因子的研究较少。

  炎性抑制因子包括IL4、 IL10、 IL13和IL1受体拮抗剂等,IL10主要由TH2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B细胞产生,其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是抑制抗体产生和前炎性细胞因子如IL1、IL6、IL8、TNFα等的释放,在维持细胞因子的网络平衡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2]。研究发现IL10基因敲除小鼠自发性出现炎性性肠病的表现。另外在UC肠黏膜炎性区和非炎性区IL10的表达均明显增加[3]。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UC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发现活动性UC患者IL10的血清含量明显降低,病变范围大、病情严重者含量较低,缓解期上升,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0的含量下调使炎症抑制作用下降,UC的发生可能与IL10含量的降低有相关性,IL10的表达与疾病的活动度也有关系,随着病变程度的加剧,其IL10的表达呈下降趋势,而缓解期开始升高,说明IL10开始发挥其炎性抑制作用,以进一步恢复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我们还比较了UC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与临床活动指标的关系,发现与CAI和CRP均呈负相关。因此IL10可以作为UC疾病状态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另外,原则上激素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4],但我们的研究发现IL10的血清浓度并不受激素治疗的影响。因此IL10的含量可能反映了一种疾病的炎症反应,而不是治疗效果。

  当然,UC发病中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并且相互影响, IL10的变化只是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进一步的研究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 SanchezMunoz F,DominguezLopez A,YamamotoFurusho JK.Role of cytokin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42804288.

  2 Mitsuyama K,Tomiyasu N,Takaki K,et al.Interleukin10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creased serum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recovery phase.Mediators Inflamm,2006,26:875.

  3 Melgar S,Yeung MM,Bas A,et al.Over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 10 in mucosal T cells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Clin Exp Immunol,2003,134:12737.

  4 Zhou X,Schmidtke P,Zepp F,et al.Boosting interleukin10 production: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s.Current Drug Targets: Immune,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2005,5:46547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