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20 浏览次数:495次
作者:文玉平 作者单位:247100 湖南桑植,桑植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1例。分别静脉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共3~5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0.9%,对照组为76.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泮托拉唑能迅速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抑制胃酸分泌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可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迅速有效止血。本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月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20~70岁;(2)出血部位为上消化道,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3)出血原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排除食管静脉曲张及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4)出血量估计≥500ml的急性出血,临床上有血压下降(收缩压<100mmHg),心率>90次/min。排除标准为:(1)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2)曾行胃切除、胃肠吻合术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试验期间加用其他止血药物治疗或用其他止血手段者;(5)对本品过敏者。本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月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人共106例,其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20~70岁,平均48.5岁。按住院号奇偶随机分为两组:泮托拉唑组为治疗组55例,奥美拉唑组为对照组51例,每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泮托拉唑(保定三九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0mg,于20ml生理盐水注射液溶解后缓慢静脉推注,每日2次,疗程3~5天。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汕头市八达制药有限公司)40mg,于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溶解后缓慢静脉注射,每日2次,疗程3~5天。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详细记录血压、心率、呕血、便血量及次数,有输血者记录输血量。出血程度分级:(1)轻度:出血量小于500ml, 且无明显头晕心悸等症状,血压正常;(2)中度:出血量500~1000ml,伴有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血压比平时低,但不低于90/60mmHg,心率90~100次/min,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00g/L,女性低于90g/L。(3)重度:出血量大于1000ml,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明显,伴有冷汗、晕厥等症状,血压低于90/60mmHg,心率大于100次/min,血红蛋白男性低于70g/L,女性低于60g/L。本观察规定中度及以上出血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停止指标:(1)经治疗后患者无继续呕血、黑便,血压、心率稳定,肠鸣音正常,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2)大便转黄、潜血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2)肝、肾功能检查。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程度及转归。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后72h内无活动性出血,达到上述出血停止指标;有效:用药后120h内无活动性出血,达到上述出血停止指标;无效:用药120h后仍有活动性出血。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结果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患者均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出血量为(760±220)ml,均为中度以上出血;治疗组输血15例,输血量2~6u,经治疗后,显效50例(90.9%),有效4例(7.3%),无效1例(1.8%)。对照组输血17例,输血量2~8u,经治疗后显效39例(76.5%),有效9例(17.6%)、无效3例(5.9%)。两组间显效差异有显著性(χ2=4.10,P<0.05)。
2.2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恶心,1例出现轻度腹泻均未予用药自行好转,估计与泮托拉唑治疗有关,对照组1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便秘,1例出现恶心,估计与奥美拉唑治疗有关,未予用药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血、白细胞、血小板、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急症,按其出血原因常分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而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目前各种止血措施层出不穷,但药物止血仍是止血的基本措施,它方便、迅速,不受技术条件限制。制酸剂治疗是通过升高胃内pH,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使凝固血栓不受胃蛋白酶所破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是目前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止血药物。据研究表明,凝血机制及血小板聚集、胃蛋白酶活性均呈高度pH依赖性,血小板在pH>6时才能聚集,血凝块才具稳定性,胃蛋白酶在pH 4~6时失活,pH>6时被破坏[1,2],因此只有胃内pH>6时才能控制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而泮托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胃壁组织的H+-K+ATP 系统的两个共位点共价结合而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可抑制94%H+-K+ ATP酶的活性[3],能迅速提高胃内pH值,其与H+-K+ ATP酶的结合可导致其抗酸分泌作用持续24h以上,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本文观察表明:我们应用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迅速有效,显效率达90.9%,与对照组用奥美拉唑相比显效,差异有显著性,且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故泮托拉唑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Patchett SE,O’Donoghue DP.Pharmacological manipulation of gastric juice:thrombelastongraphic 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Gut,1995,36:358-362.
2 Lanas A,Artal A,Blas JM,et al,Effect of parenteral omeprazole and ranitidine .on gastric PH and the outcome of bleeding peptic ulcer.J Clin Gastroeneterol,1995,21:103-106.
3 Shin JM,Besancon M,Simon A,et al.The site of action of pantoprazole in the gastric H+、K+-ATPase.Biochim Biophys Acta,1993,1148: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