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0例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7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张莹,王利娜 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149医院 内一科,江苏 连云港 222042;2.解放军第81医院 内镜室,江苏 南京 210002
【关键词】 出血/病因学,胃肠道,急性病; 消化性溃疡; 军事人员
为提高对军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认识,减少其发病率、并发症,现对2000~2006年在我院救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军人患者的病例资料与同期地方人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军人组100例为经过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诊断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82岁,平均25岁。另选同期本院胃镜室诊断的地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男50例,女45例,年龄25~82岁,平均47岁。
1.2 临床表现 军人组100例中黑便35例,呕血8例,呕血加黑便57例。对照组:96例中黑便30例,呕血10例,呕血加黑便56例。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贫血,严重者有休克表现。外周血红蛋白测定:军人组为46~113 g/L,对照组为38~80 g/L。HP的感染率:军人组62.4%;对照组41.68%。
1.3 病因分析 根据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切片的综合分析,军人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见表1,军人组与对照组病因见表2。表1 军人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表2 2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以看出,军人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多见,占总发病率的78%(78/100);其次为胃黏膜病变,占总发病率的12%(12/100);食管胃肿物及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相等,均为4%(4/100);其他病因的发病率为2%。2组的病因对比中可以发现,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军人组更多见于溃疡病变(P<0.05),地方人员组患者多见于食管胃肿物病变(P<0.05),其他病因的比较则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
2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部队常见病多发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静脉曲张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年代变化、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1]。本文2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均以溃疡病较多见,军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次为胃黏膜病变,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食管、胃肿瘤,对照组明显高于军人组,其他病因比较无明显差异。军人多为中青年男性,易患消化性溃疡,其病程长,易复发;其常常与训练强度、精神紧张、饮酒、吸烟,吃辛辣食物等因素有关,易诱发出血。其次溃疡病的致病因素中HP感染也是一重要原因,军人组有较高的HP感染率(P<0.05),考虑与军人多集中就餐有关。因HP广泛在于胃液、唾液、牙垢斑及呕吐物中,我国是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公食制的传统习惯可能与HP口口途径传播有关。Chow等对328例25岁以上的墨尔本第1代华裔移民进行调查,在校正了年龄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后,证明使用筷子共同进餐是HP传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2]。提示我们基层部队应重视分餐制,加强餐具的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从而减少HP的感染率,减少溃疡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胃黏膜病变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组相近,军人组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所致出血往往在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参加军事训练,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等,由于训练强度大及执行任务的特殊性,往往处于高度紧张、极度疲劳的状态,同时各种外伤不同程度出现,常自服止痛药后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从而提示部队基层卫生队应加强卫生宣教,尽量少服用止痛药,尽可能的避免诱发因素的不良刺激,能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率。在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期间注意观察大便有无发黑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从而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
另外在军人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发现Dieulafoy病各1例,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与血管畸形密切相关。病变部位最常见于胃,尤其是胃左动脉供血的胃小弯,所见报道中认为80%以上的病灶位于食管胃连接以处以下的6 cm以内,以小弯后壁侧多见。其诊断主要靠精密内镜检查,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黎忠信,钟华志,邹雪花,等.186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1920.
[2] 刘文忠,主编.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