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咸宁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09  浏览次数:480次

  作者:刘启胜,董卫国,何小飞,周燕红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武汉;2.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咸宁学院护理学院

  【摘要】目的 了解咸宁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2008年同时行C14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的17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咸宁地区居民Hp总感染率为59.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及城乡居民之间Hp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与消化道炎症、肿瘤、溃疡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 咸宁地区Hp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C14呼气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fection status in Xianning c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related clinical factors. Methods 1756 patients who were confirmed H.pylori positive by 14 CUrea Breath Test and endoscopy from 2006 to 2008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 infe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was studi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average detection rate of Hp was 59.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bu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ifferent age groups. Hp infec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gastric adenocarcinoma,and gastritis. Conclusion Hp infection rate in Xianning area was slightly higher that national average level, 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eradication therapy of Hp infection.

  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 rate;14 Curea breath test

  幽门螺杆菌(Hp)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类致癌原。Hp感染的胃肠疾病的抗菌治疗已普遍为大家所接受[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较高,同一国家内和不同国家之间因生活习惯、饮食、经济条件等不同,导致其Hp感染率可有显著性差异[2]。为了解咸宁地区Hp感染情况,我们对来我院进行14C呼气试验(14C UBT)检测的175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咸宁市区及周边农村人群Hp感染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同时行14CUBT检测并有完整资料记载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756人,其中有消化道症状者(包括上腹不适、疼痛、呕吐、便血等)1631人,因其它原因住院期间顺便检查者及无症状自荐者125人。其中男985人,女771人,年龄15~87岁,平均40.4岁。所有病例在行14CUBT检测前至少2周均未服用抑酸剂和抗生素。排除胃手术史、近期消化道大出血、癌肿、幽门梗阻者、儿童、孕妇、哺乳期患者。

  1.2 检测设备

  14C尿素胶囊(0.75μCi),CO2集气剂(2.0ml/瓶,内含氢氧化海胺2mmol),闪烁液及Hp测试仪(HTY1001Ⅱ型)均由深圳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

  患者早上空腹时或进食2h后受检,嘱其服14C尿素胶囊1粒,静坐25min后用吸收剂收集其呼出气体,当CO2吸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吹气,再加入4.5ml稀释闪烁液后置液闪仪上作14C放射性测试2min。

  1.4 判断标准

  14CUBT≥100dpm/mmol CO2者,判断为阳性;14CUBT<100dpm/mmol CO2为阴性。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p感染率与年龄、性别及居住地的关系

  接受检查的1756人中,阳性人数为1043例,总Hp感染率为59.40%。Hp感染阳性组年龄39.2±6.9岁;阴性组年龄41.3±8.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为60.71%,女性感染率为5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不同Hp感染率不同,在50岁左右感染率最高;农村人群Hp感染率(64.42%)高于城市居民(5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Hp感染率与年龄、性别及居住地的关系表2 不同消化道疾病者Hp感染率比较 与正常体检组比较,*P<0.05、**P<0.01

  2.2 Hp感染率与所患疾病的关系

  结合胃镜诊断资料,不同消化道疾病间的Hp感染率从46.39%到73.58%(见表2),其中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患者的Hp感染率与正常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胆汁反流性胃炎与正常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我国Hp平均感染率约为55%[2],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的检出率在30%~80%之间[3],有很大差别,因此有必要了解本地区Hp感染流行病学情况,以制定适合本地区消化系疾病的防治策略。目前临床用于诊断Hp感染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组织切片染色法、细菌培养分离法、快速尿素酶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法(PCR)、14C呼气试验等方法。研究表明[4]14C呼气试验敏感性达95%,特异性达96%,其作为一种简便、安全、快捷、准确的非侵入的检查技术已广泛被用来诊断Hp感染,尤其使用于不能耐受侵入性检查的患者及治疗后复查患者。

  本文资料显示咸宁地区14CUBT受检人员Hp阳性率为59.40%,高于全国平均感染率。在Hp感染率与年龄关系的分析中,可见感染率与年龄显著相关(P<0.01)。感染率在50岁前随年龄增长为逐渐升高趋势,可能与中年患者承受较大压力及不太注重饮食有关,如有经常熬夜、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老年人Hp感染率相对下降,可能与老年人因患有慢性疾病,重视健康,生活规律,经常服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服用频率相对较高有关,但是有无潜在病理生理差异之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本文资料还显示性别在Hp感染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中咸宁地区城市居民Hp感染率54.22%,农村人口Hp感染率为64.42%,两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与城区居民经济状况较好,文化程度高,居住条件及卫生习惯较好有关,而农村地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差且有诸多不良饮食习惯均增加了Hp口口、粪口传播的可能。

  本次调查中,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体检组(P<0.01)。提示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炎症反应产生的白介素8(IL8)能使中性粒细胞活化聚集,诱导急性炎症细胞产生强烈的突发性氧化作用,直接损伤上皮细胞,又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Hp亦可引起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炎性介质并导致黏膜过度增生,胃内维生素C浓度降低,诱导DNA损伤的黏膜活性氧代谢物的水平升高,且在致癌物损伤后不易修复[5],从而导致组织恶变的可能性增大。本组53例食管癌、胃癌的Hp检出率为75.7%,检出率为各病种中最高;胆汁反流性胃炎Hp检出率与正常体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发病与十二指肠液返流有关,体外实验也表明,胆汁对Hp生长有抑制作用[6]。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对咸宁地区人群中Hp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有初步的了解,运用流行病学观点进行积极预防,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饮食卫生,加强Hp知识的宣传,有效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开展Hp感染诊断和相关疾病的治疗,以减少和延缓Hp感染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生和发展,减少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Moss SF,Malfertheiner P.Helicobacter and gastric malignancies[J].Helicobacter,2007,12(1):23

  [2]世界胃肠病学组织.临床指南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J].胃肠病学,2007,12(1):41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医学杂志, 2004,84( 6):522

  [4]董玲,孙剑勇,王吉耀.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同检测方法的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 2004,24(4):235

  [5]王亚光,侯天文,王晓熙,等.胃窦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癌前期病变的相互动态变化规律[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5):348

  [6]Chourasia D,Ghoshal UC.Pathogenesis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hat role do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host genetic factors play?[J].Trop Gastroenterol,2008,29(1):1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