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2-21  浏览次数:476次

  作者:朱代林1,冯钢1,曾德志2,王兵华2  作者单位:1.咸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咸安 437000;2.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目的:观察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复方中药贴片通过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腹部透入治疗,每周连续治疗5 d;对照组给予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为1周。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45.00%、75.00%和92.50%,对照组分别为42.00%、70.00%和90.00%;随访6个月,复发率研究组10.00%,对照组10.70%;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以及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研究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配合复方中药贴片腹部透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和稳定性好,与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相当,但舒适度比后者更好。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疗效;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instrument with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UC). Methods: All 80 patients with UC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half. Th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paster by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instrument with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for 5d every week; 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c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ing with western medicine. Two weeks served a course, and the interval time was 1 week.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2 courses. Results: After 2 courses of the treatment, the rate of complete remitting, significant efficiency and effect were 45%, 75% and 92.5%, respectively in the study group, and 42%, 70% and 9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comfort degre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paster by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instrument with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is as effective, safe and stable as clys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combining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C. But the former is more comfortable.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instrument with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Efficacy; Safety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本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难以实施有效的对因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都属于对症治疗,虽然能迅速缓解症状,但效果不稳定,大部分患者容易反复发作。有文献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2],在用药方法上以保留灌肠效果较好[3]。为探索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且简便舒适的治疗方法,笔者以疗效较为肯定的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疗法做对照,尝试对40例UC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中药贴片通过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low frequency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instrument,LFVEI)腹部透入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咸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和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0例,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有关诊断标准[4]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严重全身疾病、重性精神障碍、药物或乙醇依赖、儿童和妊娠哺乳期妇女、其他肠道疾病以及对水杨酸和磺胺有禁忌者。首发初诊28例,慢性复发52例,轻度30例、中度42例、重度8例。先按首发与复发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群,再依纳入顺序单双号为组,最后将单号合并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3~59岁,平均(42.2±11.5)岁;受教育年限5~17年,平均(12.2±3.5)年;病程6个月~12年,中位数4.5年;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0~58岁;平均(41.5±12.4)岁;受教育年限5~17年,平均(12.5±3.5);病程6个月~14年,中位数5.5年;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完成了研究,未发生脱落。

  1.2 方法

  1.2.1 治疗仪器与药物

  LFVEI(CDYD型,徐州诚信电子器械研究所生产),基本参数:振动频率为(50±5)Hz;表面磁场强度:中心至边缘≥1 mT,增强到6 mT;治疗头为120 mm;定时30 min;输入功率40 VA。随机所带复方中药贴片亦由厂家提供,主要含:苦参、黄柏、血竭、白芨、三七粉、白头翁、地榆、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黄芩、黄柏、鸭跖草、红藤、败酱草、延胡索等中药成分,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贴片的具体配方根据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方药组合和剂量,属专利,厂家不透露[5]。UC灌肠液药物配方与制作[6]:苦参、秦皮、白及、仙鹤草各30 g,黄连、黄柏、白头翁各10 g,血竭、大黄各5 g、侧伯叶、白术、丹参、炒山药、白芍、木香各10 g,黄芪15 g,取原药加水浸泡30 min,用自动煎药机煎制,自动加水、调温、煎熬、灭菌包装,每剂取汁150 mL,冷藏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由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0 mg/片。

  1.2.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患者病情及相关知识,拟采用的治疗方法、疗程及注意事项,预期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等信息。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具体治疗步骤:对照组采用UC灌肠液在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保留灌肠,临用时加温至40 ℃左右,再加入锡类散1 g和柳氮磺胺吡啶粉4 g混匀,重症患者加入地塞米松10 mg。取左侧卧位,导管插入肛门15~30 cm为宜,灌入10 min后改为胸膝卧位,抬高臀部,10 min后再改为右侧卧位,使药液与肠黏膜广泛接触,给药后静卧保留3~4 h,连续2周为1个疗程。研究组给予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配合复方中药贴片腹部透入治疗,1次/d,30 min/d,每周连续治疗5 d,2周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SASP片口服,1 g/次,4次/d,重症患者先用地塞米松10 mg/d,静脉滴注,2周后改为泼尼松60 mg/d口服,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为1周,整个研究观察时间为5周,研究结束后未完全缓解者酌情调整方案继续治疗。

  1.3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整个治疗结束后行肠镜检查,同时观察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疗效评定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有关标准[4],完全缓解: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2级以上(+++→+),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或++→-),大便常规检查3次正常;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级以上(+++→++或++→+),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级以上(+++→++或++→+),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5个/HP。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整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标准判定,研究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完全缓解+显效)和有效率(无效除外)分别达到45.00%、75.00%和92.50%,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偶见皮疹,系SASP所致,未发现心、肝、肾及血液方面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45.00%(18/40)略高于对照组35.00%(1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方面,通过询问患者的心理感受,对照组部分患者抱怨灌肠引起的不适,而研究组治疗时自我感觉良好,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和显效病例随访半年,研究组复发率10.00%(3/30)与对照组10.70%(3/28)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海南医学院学报 Vol.17 No.4 Apr.2011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UC 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层的一种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多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主要为黏膜的大片水肿、充血、糜烂和溃疡形成[7]。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心理等因素有关[8,9]。有研究指出[10],UC患者有黏膜下血栓形成,病变未累及肠段也有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存在,UC活动期血小板处于明显活化状态,并释放炎症介质参与病理变化,病情越重血小板活化越明显,血管内皮损伤越严重,从而引起和加重肠壁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又促进和加重炎症反应,使肠道病变反复发作,使治疗变得非常困难。

  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常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SASP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虽然能较快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但停药后易复发,需要长期用药,而且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中医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名记载,根据该病的临床特征,属中医之“肠炎”、“痢疾”、“泄泻”和“腹痛”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UC取得了明显成就[7],有关报道很多,其中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本疗法存在操作不便、患者不适等弊端,需要加以改进。

  LFVEI引入临床使用,最先是用来治疗妇科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有显著的疗效。该治疗仪分主机和治疗头两部分。治疗头本身具有280 mT(2000高斯)左右的恒定磁场,在接受主机输出的正弦半波50HZ信号后,产生一定振强恒定频率的磁震荡,利用这种磁振荡的物理效应与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相互作用产生磁共振,引发人体的生物学效应,使人体组织细胞(特别是白细胞)的生物活性增强,使人体生物膜通透性增加,血液离子化,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改善,消除治疗部位组织器官的炎症,改善和恢复其生理功能。随机所带的复方中药贴片其中药成份具有活血祛瘀、消积散结、溶解组织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生物活性大大加强,属于一种新型透皮制剂,通过磁震荡经腹部透入,可迅速被机体吸收到达作用部位发挥疗效,避免了“第一关卡效应”,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5]。中药敷贴神阙穴,又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胃肠道功能。本疗法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心理效应,中药贴片和治疗头紧贴患者腹部,治疗时局部有明显的感觉,患者诉说治疗时感觉下腹部有一股暖流在循环运动,非常舒服,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治疗。虽然药物不一定是直接到达所谓“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但患者并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原理,认为本疗法就是针对其“病根”来的,可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此表现出良好的心理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45.00%、75.00%和92.50%,与对照组相当,临床症状的改善也不逊色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10.00%,亦与对照组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LFVEI配合复方中药贴片腹部透入治疗UC,疗效确切,在治疗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至少可以与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媲美。未发现LFVEI有不良反应,患者感觉舒适,依从性好。因此,笔者认为本疗法不失为UC治疗中一种新型的简便舒适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等主编.内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10-414.

  2 杨小丽,汶明琦,李向波.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25(7):456-457.

  3 韩驰,董恒.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5):497-498.

  4 陈治水,危北海,张万岱.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052-1053.

  5 钱芳.低频振动电磁治疗仪对慢性盆腔炎的辅助治疗作用[J].现代医学,2009, 37(6):414-416.

  6 李明峰.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 22(2):27-28.

  7 刘磊.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1): 713-714.

  8 邵丽华,刘燕,张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血清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6): 94-95.

  9 郭海建,刘新民,刘俊,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BMC体外白细胞介素12诱生水平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5): 65-67.

  10 王会梅,高荣芳.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联用药物口服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45-4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