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在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1-11-10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马燕琳,李成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县人民医院,宁夏 平罗 753400
【摘要】 目的 观察B族维生素在消化性溃疡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7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溃疡、抗HP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合维生素B片,3次/d,连服18个月。结果 随访18个月,溃疡复发率A组(DU+GU)为18%、B组(DU+GU)为5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组维生素可减少消化性溃疡复发,应在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中常规应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B族维生素,复发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本院2006-2007年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注重补充B族维生素,有效减少了溃疡的复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胃镜下已确诊的门诊治疗并随访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胃溃疡(GU)17例,十二肠溃疡(DU)17例。分为观察组(A组)17例,对照组(B组)17例。A组中DU 9例,GU 8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31±10.7)岁;B组中 DU 10例,GU 7例,男9例 ,女8例,平均年龄(29±9.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两组患者诊断以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为标准[1],内镜下诊断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
1.3 治疗方法:抗溃疡两组均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枸橼酸铋钾片220 mg 2次/d ,DU患者连服4周,GU患者连服6周;抗HP两组均服替硝唑500mg 2次/d、 克拉霉素250mg 2次/d共2周 ;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合维生素B2片,Tid(每片含维生素B1 3 mg, 维生素B2 1.5 mg, 维生素B6 0.2 mg, 烟酰胺10 mg ,消旋泛酸钙2 mg)[2],连服18个月。
1.4 疗效判定[1]:抗溃疡疗程为DU 4周,GU 6周,抗HP 疗程两组均为2周。内镜检查原活动期溃疡转为瘢痕期为治愈,随访18个月后内镜下再次诊断活动期溃疡为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A组DU治愈9例(100.0%),GU治愈8例(100.0%);B组DU治愈9例(90.0%),GU治愈7例(100.0%)。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随访:随访18个月,A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7.6%,其中DU复发2例,GU复发1例;B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52.9%,其中DU复发6例,GU复发3例。B组复发率高于A组(χ2=4.64,P<0.05)。
3 讨论
提高胃黏膜屏障的防卫能力,保持黏膜的完整性是达到溃疡愈合后复发的关键[3]。如何提高胃黏膜屏障的防卫及修复能力、治疗及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目前认为:(1)加强黏膜保护因子的作用,减少黏膜损伤因子。(2)规律生活、戒烟酒及禁服NSAID药物。(3) 积极根除胃幽门螺杆菌。(4)胃黏膜保护剂的应用。(5)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及营养状况对胃黏膜的影响[4] 。另外维持治疗也多采用,常用方案为睡前顿服标准剂量H2受体拮抗剂,也可每天服奥美拉唑10㎎或20㎎每周2-3次口服。维持治疗的时间长短需根据病情决定,短者3-6个月,长者1-2年,甚至更长时间[5]。本文通过补充B族维生素也达到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达肌层,治愈后在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易复发,故保持黏膜的完整性,加强其防御修复能力在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中非常重要。复合维生素B片成分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消旋泛酸钙,维生素B1具有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维生素B2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作用,可用于各种黏膜疾患;维生素B6参与氨基酸及脂肪的代谢;烟酰胺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消旋泛酸钙为维生素B属之一,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脂肪及糖代谢[2]。根据复合维生素B的这些药理所用,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有效维持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抵御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袭因素的损害,加强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复发,且复合维生素B价格低廉,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预防及复发中可常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0.
[2] 山东省立医院.实用药物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73-777.
[3] 闫栋梁,杨志强.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及复发[J].海军医学杂志,2006,27(4):89-90.
[4] 李兆申,湛先保,许国铭.胃黏膜损伤与保护—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07-409.
[5]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