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早期干预对ICU患者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8-09  浏览次数:371次

  作者:刘萍,韦焕克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广西宜州546300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干预

  胃肠功能障碍不仅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靶器官之一,而且是激发炎症反应的策源地,其出现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1],有效的预防胃肠功能衰竭是防止MODS发生发展、降低ICU患者病死率的关键[2]。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我们对ICU 43例早期便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97例,86例符合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标准[3],胃肠衰竭早期诊断依据[4]:以患者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相结合,早期临床表现前3位的为:轻度腹胀、肠鸣音稍减弱或亢进、大便潜血强阳性;危险因素居前3位的是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循环不良或休克、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9.17±11.32)岁。原发病为多发性创伤21例,颅脑外伤2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19例,急性心梗2例,各类休克16例,各类中毒4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及危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0.05)。

  2 干预措施

  2.1 肠道护理

  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肛管排气,以脐为中心环形按摩,并由轻到重施以压力或以0.9%生理盐水250~500ml灌肠以刺激肠道运动。

  2.2 饮食护理

  及时给予禁食,当患者接受治疗24~48h后,呼吸、循环紊乱得到纠正,内环境进入稳定状态时即可给予肠内营养,反之,则以全静脉营养[5]。

  2.3 药物治疗

  奥美拉唑40mg加专用溶媒10ml静推每天2次;上消化道少量出血以冷盐水洗胃后灌注凝血酶2000u/次;小剂量多巴胺或654-2持续微量泵静脉泵入。

  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维持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合理选择抗生素,适量补充新鲜血浆、白蛋白,必要时输血等。

  3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转归和预后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胃肠衰竭早期发现干预与否的转归比较 (略)注:χ2=9.22,P<0.01

  4 讨论

  ICU患者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相当常见,肠衰竭一旦发生,各系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都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因此肠衰竭应以预防为主[6]。而ICU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在未出现呕血和便血这些明显的胃肠道功能衰竭征象前,很少能自述腹部不适症状,因此,护士应高度重视和严密监护,预见性地给予腹部按摩,必要时给予灌肠以促进胃肠活动;对于无明显腹胀胃肠功能障碍者,可采取下胃管方式以动态监测胃潴留及消化功能的变化,同时也可早期发现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给予胃肠减压、肛管排气,以减轻胃肠内压力,从而有效控制了危重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进一步发展。

  ICU患者入院时由于病情危重,需常规给予禁食,以避免腹胀、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救治,患者内环境稳定后尽早恢复胃肠营养,有助于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衡,减少胃肠细菌移位及其后的MOF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时,过早、过多、过快饮食也可能造成病情反复或加重,甚至导致不良后果[7]。

  肠道是全身代谢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危重症患者血液重新分布导致肠道缺血以及再灌注损伤等使胃肠黏膜的生物学屏障和免疫屏障均受到破坏;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氧自由基和炎性介质释放入血,进一步损害其他脏器功能, 因此,改善胃肠道微循环,预防或制止消化道出血亦至关重要。针对性地使用制酸、止血药,适时使用多巴胺、654-2等血管活性药物为救治胃肠功能衰竭之重要环节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着重调整内环境稳定、改善微循环、减轻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同时重视胃肠衰竭的早期表现和危险因素,并早期积极予以合理有效的干预,使胃肠功能衰竭及MOF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从而使ICU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李小燕.多器官功能障碍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65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103-104.

  [2]张永建,曹爱萍.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危重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0):946.

  [3]王士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诊断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1.

  [4]杨辅直,李伟生,冯哲.危重患儿胃肠道衰竭的早期表现、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12):804-805.

  [5]李兰凤,赵云玲.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08,30(5):711-712.

  [6]洪安王是.肠衰竭的研究进展[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2):51-53.

  [7]周秀红,张灵恩,陆铸今,等.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4):339-34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