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11 浏览次数:392次
作者:刘春江,侯福田
【关键词】 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综合征,在临床上广泛存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轻重差异较大,且误诊、漏诊者时常发生。现将2003年8月~2004年8月经胃镜检查证实的FD患者60例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6~42岁,平均32岁,30岁以下者48例,病程2个月~5年。
1.2 临床表现 上腹痛44例,有节律性疼痛者24例;胸骨后不适烧灼感20例;早饱、腹胀、嗳气34例;反酸18例;剑突下或右上腹压痛42例;纳差、恶心、呕吐者10例;有焦虑、抑郁、失眠、恐惧者16例。
1.3 X线及胃镜检查 X线检查发现胃蠕动减弱者40例。60例均经胃镜检查发现有浅表性胃炎者24例,十二指肠球炎38例,均未发现胃黏膜糜烂、溃疡、肿瘤及胃食管反流病。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28例。
1.4 诊断标准及治疗经过 60例患者均符合罗马Ⅱ标准。对消化不良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分为溃疡样消化不良,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和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分别给予H 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或莫沙比利)对于症状较重且有Hp感染者,给予根除Hp治疗,1周后改为维持抑酸治疗及促胃动力治疗。必要时加用中医中药治疗。治疗时间1周~2个月不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大部分症状消失;好转:大部分症状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治愈40例,显效14例,好转6例。
3 讨论
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4周或1年中超过12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国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消化不良发病率为21%~40%,其中40%~70%为FD [1] 。F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有报道 [2] 30%~80%的FD患者有消化道运动异常,可能与胃肠道平滑肌肌电活动、胃平滑肌运动、胃腔内压力及张力的周期性变化、胃内食物的分布及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等因素有关 [3] ,本组病例X线示有40例胃蠕动减弱,占66.7%,与文献相符。据资料显示FD患者球部黏膜活检发现83%有球部炎症表现,其泌酸时间较正常人延长,而高酸抑制消化间期运动复合波周期,使胃酸接触十二指肠黏膜的时间延长而致其损伤,故认为胃酸分泌增加与FD有较密切关系 [4] ,本组具有节律性疼痛的病人24例,占40%,胃镜直视下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者38例,占63.3%,与文献报道有差异,可能未进行病理活检有关,对具有节律性疼痛的病人给予抑酸治疗,收到较好疗效,也证实了这一点。再者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约半数FD患者有Hp感染由此而引起的慢性胃炎,本组病人Hp感染率为46.7%,基本与文献相符,可能由于Hp感染后导致胃泌素及酸分泌的增加,以及Hp本身对胃黏膜屏障的损害增加了对酸损害的敏感性,导致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近年来调查表明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 [5] ,本组有焦虑失眠者占26.7%,考虑精神症状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唯一和主要的机制。
关于FD的诊断问题,仍为一排除性诊断,临床工作中既不能漏诊器质性疾病,也不应无选择的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为此,在临床上要全面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先判断有无“报警症状和体征”,即45岁以 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咯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对有上述报警症状者,必须彻底检查直至找到病因。根据FD的症状将其分为溃疡样消化不良,胃动力障碍消化不良及非特异性消化不良,本人认为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进餐与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有助于判断是酸相关性疾病还是动力相关性消化不良。如患者空腹时上腹部不适,上腹疼痛或胀满不适,进餐后减轻,很可能是酸相关性疾病。如无食物因素,可视为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
治疗上应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首先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辅以经验性治疗药物,对有上腹疼痛者可选用H 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于有嗳气、早饱、腹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等,临床上西沙比利疗效优于多潘立酮,本组病例也证实了这一点。对于有精神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给予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或多虑平等,也得到了良好疗效。对于症状较重,且Hp阳性的患者给予根除Hp治疗,收到了预期疗效。本组病例经过综合治疗,好转率为100%。
综上分析,FD是一种常见病,在诊疗过程中,首先要综合分析,进行正确分型,合理应用药物治疗,注意症状不是FD诊断的唯一依据,只有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方可确诊,以免漏诊或误诊。
参考文献
1 Tygat GNJ,Noach LA,Rauws EAJ.Definition of dyspepsis.Scand J Gasˉtroenterol.1991,26(82):1-74.
2 侯晓华.开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3,23(2):69-70.
3 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44-45.
4 凌奇荷.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临床内科杂志,2000,17(2):69-71.
5 王吉耀.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0-422.
作者单位:456250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