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唑仑加多潘力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21 浏览次数:382次
作者:李宗贤,武秋凡 作者单位:眉县人民医院,陕西 眉县 722300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相关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普唑仑的疗效与常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阿普唑仑加多潘力酮治疗FD,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因素与FD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加用阿普唑仑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阿普唑仑;多潘力酮;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上腹胀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临床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状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门诊资料统计,FD患者数占我院消化门诊40%以上。除以上消化系统症状外,多数患者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为缓解精神因素对FD患者的困扰,改善生活质量,我们试用阿普唑仑加多潘力酮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经电子胃镜、B超、化验等相关检查,符合罗马Ⅱ标准[1]者165例,对其上腹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或呕吐、失眠等6个主要症状采用症状积分法进行病情评定。每个症状分Ⅲ级记分,偶有症状为Ⅰ级,记5分,较常有症状为Ⅱ级,记10分,每日或每餐均有症状为Ⅲ级,记15分。6个症状总分在30分~40分为轻度,45分~55分为中度,60分~75分为重度。全部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16岁~57岁,平均年龄(35.2±5.2)岁,病程6个月~8 a。轻度11例,中度42例,重度32例;对照组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年龄(36.5±4.8)岁,病程6个月~7 a。轻度13例,中度45例,重度2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阿普唑仑(山东平原制药厂)0.4 mg/次,2次/d,早晚各1次加多潘力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 mg/次,3次/d;对照组单用多潘力酮10 mg/次,3次/d。165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两组疗程均为4周,每周随访1次,按同一标准由不同医师记录消化不良症状,最后统一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疗效评定以疗效指数>75%为显效,51%~75%为有效,≤50%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总积分为6 690分,平均(78.71±5.67)分,治疗后总积分为3 135分,平均(51.13±11.2)分。显效 48例(56.47%),有效31例(36.47%),无效6例(7.06%),总有效率为92.94%;对照组治疗前总积分6 250分,平均(50±11.2)分,治疗后总积分为3 650分,平均(46.36±5.22)分,显效12例(15%),有效36例(45%),无效32例(40%),总有效率60% 。治疗前两组间总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平均积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5.027;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87,P<0.05)。发生副反应14例,其中多潘力酮组出现腹痛、腹泻10例;阿普唑仑+多潘力酮组出现嗜睡4例,无一例出现腹痛、腹泻和便秘。以上副反应坚持治疗后消失。
3 讨论
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胃肠运动障碍:多项研究认为,FD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 MMCⅢ期持续时间缩短或缺如,胃窦动力指数降低和胃排空下降。近端胃舒张功能减退,餐后胃窦运动减弱,胃液体及固体排空延迟,可能是部分患者早饱及餐后腹胀的原因[2];神经系统与胃肠激素: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胃窦运动减弱及胃排空延迟;胃动素与生长激素的分泌失调可致胃肠运动障碍[3];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FD者生活中应激事件发生较频繁,产生精神紊乱或精神病者较多。精神压力可改变胃排空。焦虑状态与FD发生率的OR值高达16.4,抑郁状态与FD发生率的OR值高达22.5[4]。心理异常是FD发生的危险因素。
多潘立酮直接作用于外周胃肠道多巴胺受体,不通过血脑屏障,故很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其作用主要为促进胃排空,使幽门扩张,促进胃窦向十二指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少十二指肠胃返流。我们单用多潘力酮治疗作为对照组,其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阿普唑仑加多潘力酮组。可能与阿普唑仑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从而降低了内脏神经感觉阈,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使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对多潘力酮的疗效起到了协同作用。通过以上治疗效果的观察,我们认为在治疗FD时加用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从而使生活质量提高。而且药价低廉,治疗方法简单,值得广大同仁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7.
[2]周吕,柯美云.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54.
[3]周福生,祝淑贞.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5):257.
[4]曹国良,张继美,余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特征[J].中国实用医学,2003,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