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知识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1-06-08 浏览次数:362次
作者:汪兴伟,周刚,郭红,赵晓晏 作者单位: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0037;2.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消化科,重庆 江津 402260
【关键词】 消化内科;局部解剖;临床教学
临床见习时期是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联系的重要环节[1]。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中不仅包含常规的内科诊疗,还新增了电子胃肠镜操作方面的内容。临床带教老师如何根据这一新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做好带教工作,笔者的体会是要重视消化道局部解剖学知识在消化内科带教中的作用。
1 以局部解剖为基础因材施教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需要带教专科、本科、八年制本科等不同层次的见习学员,每个学员原有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学员入科时举行一次口试,通过学员的回答了解其基础理论掌握的程度。在口试中还特别突出了对消化道相关解剖知识的考察,结果发现很多学员存在解剖名词掌握不全面,解剖关系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比如对咽喉部和十二指肠的解剖结构不清楚,这可能与学员进入内科学习没有充分复习解剖学知识有关。因为理解十二指肠解剖对理解十二指肠溃疡为什么常发生于球部前壁有帮助,清楚咽喉部解剖对顺利插入胃管和电子纤维胃镜有益处[2]。因此,对基础理论比较扎实的学员,带教时可以偏重于临床实践及技能操作,多讲授一些消化专科的扩展性知识,而对理论知识明显不足者,在临床实践和技能操作前要提前让学员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针对较普遍的学员解剖学知识掌握不好这一情况,至少安排一次集中授课,结合多媒体课件、内镜照片等手段,集中讲授消化道解剖知识。另外,还介绍胃肠镜的原理和机械构成、消化道内镜检查操作流程等,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
2 从理论到实践培养自主工作能力
带教老师在自身具备过硬临床诊疗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要想尽办法授人以渔,逐渐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自主精神[3]。每周组织一次临床疑难病例讨论,由教学负责人提前挑选疑难病例,提前让学生到床边查看病人,查阅资料,就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书面发言稿,训练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胃肠镜教学方面,让学员先掌握理解消化道解剖结构,然后再学习进镜,逐渐过渡到难度大的手法,如胃底部“U”形反转等,操作有一定熟练度后再要求学员对镜下所见进行分析和诊断,逐步使学员达到能镜下初步诊断常见疾病的水平,使学员由接受知识型向增强临床综合能力型逐步转变,将学到的医学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充实和发展。
3 “点面结合”使教学有质量有特色
学员在消化内科见习期间应按大纲要求,常规对内科系统询问病史、查体、病历书写、基本操作进行带教,这是“面”。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科室优势资源,对前沿先进的诊疗技术进行教学,这是“点”。在“面”上强调内科疾病诊断能力的培养,以临床实践为主。而在“点”上则以定期专题讲座或专项学习的方式,介绍电子胃镜、小肠镜、经自然管道内窥镜手术,以及与这些检查或手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帮助学员对这些新技术、新业务的理解和掌握。“点面结合”不仅可以使学员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学员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使消化科的教学有质量有特色。
4 着眼实际传授防范医疗纠纷知识
防范医疗纠纷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双赢”的工作。防范医疗纠纷需要医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对学员十分重要,而他们这方面的知识却相当缺乏,因此需要带教老师予以传授。在带教过程中教育学员要重视医患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对于患者暂不能接受的治疗措施,要从多个角度循循善诱,切不可态度生硬或漠不关心。要培养学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从而得到患者的尊重。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特别是在胃肠镜操作方面,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必要时带教老师要及时接替操作,才能避免不良行为和危险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 江秋玉,陈 彤.内科临床带教探讨[J].当代医学,2009,15(13):160.
[2] 柏健鹰,王沂芹,郭 红.结合解剖知识带教消化道电子内窥镜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1):48.
[3] 梁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