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提高消化内镜医师操作技能的方法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0-09-25  浏览次数:450次

  作者:杨敏,陈东风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 400042

  【关键词】 消化内镜;教学;操作技能

  消化内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诊断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便捷、快速、直观的诊断方式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消化内科临床医生掌握消化内镜技术既是医生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临床工作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提高消化内镜医师操作技能,本文就消化内镜技术教学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严格掌握消化内镜的适应证

  在消化内镜的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学习者掌握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以发挥内镜诊疗技术最大的优势,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受益,避免其弊端,并知道出现并发症时该如何处理,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损伤[1-2]。比如说初学者尤其应掌握无痛胃镜术的特别适应证:①有胃镜检查适应证但恐惧常规胃镜检查者;②剧烈呕吐或其他原因难以完成常规胃镜检查者;③伴有其他疾病而病情又必须做胃镜检查者,如伴有高血压、轻度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癫痫史及小儿或精神病等不能合作者。

  2 解剖知识是消化内镜医师的基本知识

  对消化道解剖的理解将影响到对内镜技术的认知水平,特别是上消化道的解剖知识是其重点。充分认识口咽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回肠及结肠、直肠的解剖结构,不仅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更有利于熟练掌握电子内镜的操作手法,并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例如对咽喉部结构的理解,可以很好地指导胃镜从咽部进入食管的进镜动作;对十二指肠球部结构的领会,可以很好地理解球部溃疡为什么会好发于球部前壁[3]。在教学中要辨别方向、寻腔插镜。当肠痉挛时肠粘膜向当中聚集呈放射状皱褶,对准其中心少量注气稍张开肠腔,镜头随之插入。肠道急拐弯处呈锐角,肠段折叠,粘膜的半月形皱襞紧贴,往往见于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的移行部、脾曲、横结肠下垂部及肝曲等处,应采用进退拉直法并配合抽气,使锐角钝角化,并旋转镜身或转动体位,往往会发现肠腔走向。具体的做法是“进三步退两步”的插镜方式[2]。初学者尚未熟悉找腔的方法常靠注气找腔,甚至不自觉错按注气钮,加上操作和观察时间过长,肠腔积气会愈来愈多,病人腹胀难忍,肠管扩张延长,拐角更为锐利,肠道移动顺应性差,更增加插入的难度。因此,要告诉学习者“少注气,多抽气”,使肠管缩短,以利于插镜。

  3 采用手把手的内镜教学方法

  消化内镜操作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操作中有许多技术要领,如不掌握这些要领,往往导致操作失败。因此,带教老师应毫无保留地、手把手地传授各种操作方法、技巧与规范,并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初学者为好奇心所驱使,急于掌握内镜操作,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对于已有内镜基础的医生,除了矫正不规范的操作外,主要应当利用综合医院病种丰富的优势,使其增长知识,提高诊治能力。培训医生第1个月不操作,以看为主,认真观摩并注意细节,兼做术前器械准备。使其在观摩过程中对内镜建立感性认识,熟悉内镜下的解剖、标志和部位判断及操作注意事项[1-3]。而对于初学者,这一阶段主要掌握消化内镜的结构特点及各旋扭、按扭及各附件的位置和作用,并熟知消化道解剖和生理及各种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如溃疡、炎症、肿瘤、畸形、术后结构的改变,对常见疾病的内镜下诊断标准和治疗有更深刻的认识。当初学者开始正式操作时,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操作和观察无法协调,此时带教医师应该耐心指导,尽可能使初学者有良好的规范操作习惯。

  4 应用消化内镜多媒体教学手段

  依据学习者特征、知识结构、教学目标,选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采用电脑、互联网、视频、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图像扫描仪等多媒体技术获取所需信息,在编辑时将文字、图表、视频剪辑、声、像、动画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并采用图文结合、分析方法与例子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及学术活动,使教学形象、直观,使《消化内镜学》教学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方面都生动且易于为学习者所接受。

  总之,通过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及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可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投身消化内镜事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于中麟.消化内镜医师的培养进修教育的思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5):295-295.

  [2] 彭 健,张阳德,唐静波.内镜规范化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2412-2414.

  [3] 柏健鹰,王沂芹,郭 红.结合解剖知识带教消化道电子内窥镜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5):29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