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66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18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赵家彪,廖 军 作者单位:635200 四川渠县,渠县卫校
【摘要】 目的 分析蒲公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蒲公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糜烂性胃炎与西药三联疗法的比较。结果 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蒲公英与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疗效相似,且具药源广、价格低,副作用少的特点。
【关键词】 蒲公英;奥美拉唑;糜烂性胃炎
2003年3月~2006年6月,四川渠县卫校门诊应用蒲公英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糜烂性胃炎(CSG)患者66例,并与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的6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有上腹痛、胀、返酸、嗳气等症状;(2)体征:上腹部压痛等;(3)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及心、肝、肾等严重疾病;(4)本次治疗前2周末曾用过任何抗生素治疗。
1.2 一般资料 对符合上述标准的13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男43例,女23例,年龄18~63岁,平均(42.2±3.5)岁,病程3~17年,平均(9±2.3)年。对照组66例,男41例,女25例,年龄19~62岁,平均(42.2±4)岁,病程3~15年,平均(9±2.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每天用蒲公英30 g泡水早晚空腹饮用;奥美拉唑(20 mg/粒,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20 mg,早晚各一次。对照组用西药三联疗法:阿莫西林(0.25 g/粒,哈药集团制药总厂)0.5 g,每日3次,口服。甲硝唑(0.2 g/片,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0.2 g,每日3次,口服。奥美拉唑(20 mg/粒,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20 mg,每天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
1.4 指标观察及方法 疗程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病变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Hp快速尿素酶染色实验,采用珠海珠信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疗程前后查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详细记录症状及药物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1)胃镜下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充血、水肿、糜烂均消失;有效:充血、水肿、糜烂减轻或消失50%以上;无效:充血、水肿、糜烂消失未达到50%。(2)Hp根除标准:阴性为根除,阳性为无效。(3)腹痛缓解标准(按腹痛轻重分为4级):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影响生活和工作;3级为重度疼痛,需全休。腹痛缓解时间为服药后疼痛消失或进步2个级的天数。
2.2 疗效
2.2.1 胃镜疗效 两组胃镜下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胃镜下疗效比较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2 Hp消失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Hp消失比较 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3 腹疼缓解时间 治疗组(1.7±1.1)天,对照组(1.6±1.3)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服药过程无明显不适;对照组出现皮疹7例,胃肠道反应6例,神经系统症状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随访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CSG复发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糜烂性胃炎的发病因素有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劳逸失度、脏腑相累等,这些因素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或一两种因素或数种因素相加为病[1]。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糜烂性胃炎主要由Hp感染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Hp的致病机制主要是Hp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以及其产生毒素、酶等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Hp诱导上皮细胞释放IL-8,诱发炎症反应,损伤胃黏膜;另外Hp诱发免疫反应,损伤胃上皮细胞[2]。治疗慢性胃炎最根本的目的是消除Hp,减少复发,而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湿之效;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蒲公英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Hp有抑制作用,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3,4]。奥美拉唑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时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保护胃黏膜。因此两药合用对消除、减少侵袭因素,加强胃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功能符合治疗(CSG)的宗旨。另外,蒲公英药源广,与阿莫西林、甲硝唑抗Hp比较疗效相似,并具有价格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可作为抗Hp中药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1 李磊.消化病临床诊治.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3-53.
2 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5.
3 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42-2243.
4 颜正华.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7-198.
5 纪贤凯,谢如华.蒲公英冲剂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