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内镜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24 浏览次数:440次
作者:苏派林 索标 钟名荣 作者简介:苏派林(1955-),男,学士,主治医师。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市中医院消化内镜科,福建省 厦门361001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被认为是大肠癌的癌前状态,研究大肠息肉的临床、息肉分布、大小、形态及病理特征对临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回顾分析了近3年来本院发现的大肠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征。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我科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 203例,发现大肠息肉128例,均行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男81例,女47例,年龄4~87岁,平均40.2岁。临床症状以便血、黏液血便为最多,其他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及便秘等。其中103例于3~10天后行内镜下高频电息肉电切术,切除息肉151枚,内镜下息肉完整电切后再行病理学检查,前后病理诊断由同一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进行。
128例中位于直肠51例,位于乙状结肠38例,降结肠12例,横结肠7例,升结肠7例,多部位病灶13例。在切除的151枚息肉中<1cm的80枚,1cm~2cm的27枚,>2cm的44枚,长蒂息肉36枚,亚蒂息肉56枚,广基息肉59枚。
2 结果
2.1 息肉病理组织学类型 腺瘤103例,炎性息肉13例,增生性息肉9例,幼年性息肉3例。其中管状腺瘤77例,伴轻度异型增生20例,中度异型增生10例,重度异型增生3例;绒毛管状腺瘤14例,伴轻度异型增生4例,中度异型增生3例,重度异型增生5例;绒毛状腺瘤8例,伴轻度异型增生1例,中度异型增生1例,重度异型增生3例。癌变息肉2例,2例腺瘤因活检组织太小不能判断类型。
2.2 全息肉切除后病理结果 103例行内镜下高频电息肉电切术,其中腺瘤94例,炎性息肉6例,幼年性息肉3例,完整切除息肉151枚,再次病理学检查,其具体病理结果及与术前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见表1。
表1 术前内镜活检病理结果与全息肉切除后病理结果 略
3 讨论
大肠息肉是大肠常见病,是结肠癌的癌前期病变,故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肿瘤性息肉与癌关系密切,非肿瘤性息肉也有变为肿瘤性息肉的可能。本组检出息肉128例,检出率10.64%,发生部位以直、乙状结肠为主。其中腺瘤103例,占80%,腺瘤恶变与肿瘤大小及带蒂与否相关[1],大于2cm腺瘤癌变的危险性为2cm以下者的4.6倍[2]。103例腺瘤中常规活检发现癌变2例,完整切除后发现癌变1例,均发生于>2cm的无蒂腺瘤中。内镜下腺瘤恶变的特征有:分叶状且沟裂加深;表面粗糙、糜烂及出血;接触性出血阳性、活检弹性差;宽蒂或无蒂、活动度差。
内镜下息肉常规活检病理与全息肉切除后整体息肉病理结果并非完全相同,除可能与活检组织太小、活检部位欠妥,没有多部位包括息肉顶部取材、标本受挤压有关外,还可能与腺瘤不同部位绒毛成分的量及异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有关,因此在不同部位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以不一[3],在绒毛成分多的部位活检时可能报告为乳头状腺瘤,在绒毛成分少的部位活检时可能报告为管状腺瘤,而当整个腺瘤切除后病理诊断可能为乳头状管状腺瘤。绒毛成分的多少与腺瘤的恶变正相关,乳头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我们的结果与其一致。病理诊断应以整体息肉切除后病理为准,因切除后息肉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可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病变性质,是否癌变、浸润深度、是否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如本组2例因活检组织太小只诊断为腺瘤,无法判断其类型,而完整切除后均能分型;另1例巨大息肉常规活检时病理回报乳头状腺瘤,经EMR后将病灶连同黏膜切除,而整个腺瘤切除后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管状腺瘤,已癌变,息肉切除残端未见癌组织,符合病理组织学概念上的完全切除[4]。达到根治,无需追加手术治疗。
便血可能是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大肠镜检查是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对直、乙状结肠的重点观察,是发现腺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切除对改变其生物学行为及防止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顺财,姚礼庆,刘红春,等.大肠腺瘤389例资料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162.
[2] 刘俊,何怀纯,王崇文,等.多原发大肠癌的内镜诊断及其与腺瘤的关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144.
[3] 张亚历.大肠息肉癌变的内镜活检诊断[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188.
[4] 田洪裕,顾秀珍.大肠息肉452例内镜诊治结果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