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类散、硫糖铝、甲硝唑、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
发表时间:2010-08-16 浏览次数:407次
作者:侯绪争 作者单位:831100 新疆昌吉,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消化科
【摘要】 目的 观察锡类散、硫糖铝、甲硝唑、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82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锡类散、硫糖铝、甲硝唑、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对照组应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变及结肠镜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效率67.50%(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锡类散、硫糖铝、甲硝、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溃疡病较难治愈,日久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临床治疗UC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很多,但其治疗效果均不甚满意。本院近年来对确诊UC的患者采用锡类散、硫糖铝、甲硝唑、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6月—2010年3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及黏膜活检,其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病情程度,轻度34例,中度40例,重度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2]拟定。
1.3 方法 82例DU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锡类散1.5g,硫糖铝40片,甲硝唑0.8g,思密达3.0g,谷氨酰胺1.2g保留灌肠充分溶解,药液温度38℃左右,晨起排净大便后将肛门周围常规消毒,导管插入肛门15~30cm,呈点滴注入。灌肠完毕后膝胸卧位30min,之后右侧卧位30min,保留时间不低于6h。为减轻肠道刺激症状,灌肠液中加普鲁卡因0.1g。对照组4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每日4次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并进行疗效观察。
1.4 疗效标准 参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2]拟定。近期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轻度充血,水肿,并可见少许糜烂溃疡处及假性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炎症改善程度比较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2。
表1 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症状综合改善情况表2 治疗4周后两组结肠镜检查比较副作用: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对照组16例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头痛,4例被迫停药,其余继续服药后症状减轻及消失。
3 讨论
UC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功能失调,遗传及精神因素有关。临床治疗UC仍以激素与5-氨基水杨酸为主,但存在副作用大,且价格昂贵,患者依存性差,为克服上述缺点,许多学者采用局部灌肠方法治疗UC,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采用药物保留灌肠,不仅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便于肠黏膜吸收利用,而且用药量小,副作用少。因此,本院采用锡类散、硫糖铝、甲硝唑、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其中锡类散由珍珠、青黛、牛黄、冰片等组成,具有去腐生肌,清热解毒之功效;甲硝唑可抑制肠内厌氧菌;硫酸铝于黏膜表面白蛋白及纤维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从而利于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3];思密达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恢复肠功能的正常节律,促进肠细胞吸收,减少其分泌功能,增强黏膜屏障;谷氨酰胺是生长迅速的肠黏膜细胞特需的氨基酸与免疫功能、蛋白质合成有关。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0.
2 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3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