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12例
发表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526次
作者:雷文芬 雷后兴 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字:胃十二指肠溃疡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全身皮肤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的毛细血管炎。以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为首发表现的不多见,临床常易误诊。本院自1999年5月至2006年10月间收治1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5~12岁。平素体健,无消化性溃疡的疾病史,否认家庭中消化性溃疡病人。否认既往慢性腹痛及解血便病史,无慢性贫血病和慢性肝病史。
1.2 临床表现
12例患儿均主要表现为腹痛,脐周痛7例,中上腹痛5例。疼痛性质表现为持续性钝痛2例,剧烈疼痛10例。呕血1例,为咖啡样。解黑便4例,3例为柏油样大便,1例解红色血水样便。发热4例,体温38~38.5℃。1例呕血严重,血压80/50mmHg,出现失血性休克。全部患儿入院时全身皮肤均无瘀点、瘀斑、关节肿痛、血尿等表现。11例患儿在入院3~5d后出现皮疹、1例1周后出现皮疹。在院外被误诊为急性胃炎6例、原发性消化性溃疡4例、肠痉孪2例。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三线培养、肝功能、乙肝三系、血凝分析、腹部B超、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血常规:WBC(5.0~14.2)×109/L,N 0.50~0.82,L 0.23~0.40,RBC(3.0~4.0)×1012/L,Hb 71~112 g/L。大便常规:镜检RBC+~+++,潜血++~++++,白细胞偶见。大便三线培养均阴性。肝功能均正常,2例患儿HbsAg阳性。血凝分析均正常。腹部B超排除肠套叠。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当日及次日晨予以胃镜检查,表现为胃窦多发溃疡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十二指肠降部溃疡1例。复合性性溃疡2例。溃疡面积0.5cm×0.4cm~0.8cm×0.6cm,最大约1.0cm×0.8cm。
同时伴有胃、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有点状、散在出血点。无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均光滑。所有患儿HP尿素酶检测均阴性。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入院后予以禁食,洛赛克针、PAMBA针止血。1例失血性休克患儿予以抗休克治疗。贫血严重(血红蛋白低于60~70 g/L),予以输血。经胃镜确认为过敏性紫癜后,加用激素治疗,其中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针静滴7例,甲基强的松龙针静滴5例,同时予以其他抗过敏治疗。一般在3~5d后改为强的松片口服,4周内停用。洛赛克针静滴3~5d后改用雷尼替丁口服,3~4周内停用。2周内复查胃镜,所有患儿溃疡均愈合。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为一种继发性改变。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全身毛细血管炎,特点是全身皮肤瘀点、瘀斑,以双下肢多见,对称分布,皮疹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表现,又称混合型,如关节型、腹型、肾型。腹型紫癜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肠道黏膜广泛的毛细血管炎,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充血、水肿、出血。腹型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不少,但合并消化道溃疡不多见。腹型紫癜在胃镜下见广泛的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黏膜充血、水肿改变的表现;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溃疡可单发、多发,但溃疡一般较原发性溃疡为小、浅,而病变更为广泛,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病变更为多见。出血量一般较少。本院有1例在应用洛赛克针及其他止血治疗后,出血仍多,应用激素后病情好转。从12例患儿的诊治情况,作者认为:(1)要详细询问病史。一般原发性溃疡病伴消化道出血,平常有腹痛病史;家族中常有胃炎、溃疡病人,腹痛一般不剧烈;过敏性紫癜引起者,通常平素体健,无家族史;发病后腹痛较一般腹痛剧烈。(2)认真的体检。在确诊溃疡后,还需经常检查皮肤有无皮疹。(3)胃镜下鉴别。原发性溃疡,儿童一般单发,病变不广泛,常不累及十二指肠降部,常有HP感染的依据。而过敏性紫癜引起者溃疡多发,溃疡浅、小,常有黏膜出血点,较充血性黏膜颜色深,无HP感染的依据。(4)治疗过程中如果积极抗溃疡效果不佳,需警惕过敏性紫癜。
【参考文献】
1 朱欢,黄开宇,黄爱芬. 儿童过敏性紫癜致溃疡的胃镜表现及临床特点分析.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36(3):24~26.
2 张莉,段丽萍,吕愈敏,等.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表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25~28.
3 吴薇,施虹,唐锦辉,等. 以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1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7):41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