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

发表时间:2010-04-30  浏览次数:1279次

  作者:马臻奇 作者单位:810001 青海西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字: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8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伴呕血4 h”于2004年3月14日入院。入院前4 h患者因感冒自服“安乃近”2片约10 min后,出现持续性胸骨后及上腹部钝痛,疼痛可放射至后背部,随后出现频繁恶心并呕吐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300 ml,患者取平卧位休息时即感胸痛剧烈并伴呼吸困难、有濒死感,端坐位休息时疼痛稍有缓解。随后连续呕吐出鲜红色血液及血凝块,总量约1000 ml。查体:T 37.6 ℃,P 116次/min,R 25次/min,BP 90/60 mmHg。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6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上腹部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较活跃。实验室检查:血钾3.66 mmol/L,血钠145.6 mmol/L,血氯105 mmol/L,血淀粉酶106 u/L,尿淀粉酶850 u/L,血糖6.34 mmol/L,血BUN 6.84 mmol/L,Cr 48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3 s,凝血酶原活动度64%。血常规:WBC 10.73×109/L,中性0.78,Hgb 170 g/L,PLT 135×109/L。血生化:ALT 45 u/L,AST 34 u/L,TBIL 23.6 μmol/L,LDH 372 u/L,CK 195 u/L,CKMB 21 u/L。血沉1 mm/h。乙肝、丙肝病毒标记物均阴性。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ST段改变。胸部X线片示:纵隔气肿,左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20~36 cm(左侧卧位)5点处见一直径约8 mm血肿,食管腔内充满陈旧及新鲜血迹,贲门黏膜未见异常。胃内见大量血液,视野不清,无法观察,立即给予镜下喷洒凝血酶2000 u。胸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示:后纵隔占位,考虑血肿,食管扩张。入院后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自发性食管破裂;纵隔血气肿。由于患者拒绝接受剖胸探查手术,故采取选择性食管动脉造影止血治疗,同时给予抗感染、抑酸、补液、输血、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10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明显好转,复查胸部MRI示:纵隔血肿大部分吸收。出院20天后复查胃镜示:食管距门齿25~33 cm处黏膜点片状糜烂,食管蠕动良,贲门黏膜未见异常,胃底体黏膜灰红,胃角光软,胃窦黏膜橘红,幽门及球部黏膜未见异常。

  2 讨论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少见病,发病率低,起病急,容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腹腔脏器穿孔、胰腺炎、夹层动脉瘤、液气胸等,呕吐、胸痛和皮下气肿为本病的三联症[1]。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发生于50~60岁,最常见的原因为呕吐[2],本病多发生在食管下段的左侧壁,预后与穿孔的部位、大小、和时间有关[2]。早期误诊率高达74%~84%,病死率高达25%~100%[3],早期手术治疗、充分引流、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自发性食管破裂治疗的基本原则。本例患者经过内科综合治疗10天后开始进流质食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后病愈出院。总结如下:(1)该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时,早期明确诊断,从而降低了病死风险。(2)选择性食管动脉造影对于本病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3)若食管破裂口细小而且不具备手术条件时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带膜金属支架介入治疗[4],或内镜下金属夹钳夹封闭术治疗[5]是一项手术以外的重要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Ojima H,Kuwano H,Sasaki S,et al.Successful lat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esophageal rupture using T-tube mediastinoabdominal drainage.Am J Surg,2001,182:192-196.

  2 郑芝田.胃肠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4-155.

  3 王云杰,刘锟,程庆书,等.自发性食管破裂-急腹症中罕见而不可忽视的鉴别诊断之一.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249.

  4 徐善明,陈安清,钮海弟,等.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临床,2006,13(1):92-93.

  5 郭世斌,冷静,葛林梅.自发性食管破裂一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4):24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