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研究

发表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571次

  作者:宋发友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特点,为该症的综合性治疗提供心理学依据。 方法 采用EPQ、症状90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调查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组),并与3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病例组患者N分值、P分值及焦虑、抑郁、强迫、恐怖、敌对、偏执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有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者例数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多见,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提示心理干预对其防治可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心理测验;焦虑;抑郁;心理疗法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常见病。为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及个性特征,笔者采用量表法调查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以35例正常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全部经纤维内镜GIFXQ-30确诊,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无并发症及其他合并症,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0~54岁,中位年龄34岁;病程3个月~6年,中位病程2年;职业:农民18例,干部12例,教师4例,其他6例;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1例,高中13例,大专以上6例。对照组为在我院体检正常并同意加入本研究的35名志愿者,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0~53岁,中位年龄34岁;职业:农民16例,干部6例,教师10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4例,高中10例,大专以上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量表方式对两组进行评定。心理科医师参与并培训和指导研究者按量表要求,统一标准让被研究者自评或他评。本文采用的量表包括:(1)EPQ,其结果以E(内外向)、N(情绪稳定性,又称神经质)、P(精神质,又称倔强性)、L(掩饰性)4个因子表示,E分值低提示性格内向,N分值高提示情绪不稳定,P分值高提示精神质(即倔强性)严重,L分值高提示掩饰性强[2]。(2)症状90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该量表主要评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症状特点,共有9个因子和一个附加项目,主要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意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评定方法分为5级评分(0~4分),评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3]。(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采用24项版本,总分小于8分为没有抑郁,等于或大于8分而小于20分为轻度抑郁,等于或大于20分而小于35分为中度抑郁,大于或等于35分为重度抑郁[3]。(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包括14个项目,总分小于7分为没有焦虑,等于或大于7分而小于21分为轻度焦虑,等于或大于21分而小于29分为中度焦虑,等于或大于29分为重度焦虑[3]。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的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比较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N分值分别为(58±9)分与(44±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分值分别为(56±9)分与(45±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分值分别为(45±4)分与(44±4)分,L分值分别为(46±3)分与(45±4)分,此两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病状90自评表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的SCL-90评定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结果比较

  病例组有抑郁症状32例(80%),其中严重抑郁13例,中度抑郁19例;对照组有抑郁症状6例(17.1%),其中严重抑郁0,中度抑郁2名,轻度抑郁4例。两组有抑郁症状的人数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2.4 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结果比较

  病例组有焦虑症状38例(95%),其中严重焦虑6例,中度焦虑12例,轻度焦虑20例;对照组有焦虑症状8例(22.9%),其中中度焦虑2例,轻度焦虑6例。两组有焦虑症状的人数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病因不完全明了的消化道疾病,可能与饮食、药物与化学品、遗传、精神、吸烟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呈慢性经过,病程长达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周期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交替。一般表现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大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4]。有报道显示,患者病程的长短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可能是患者的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4]。

  本期结果中EPQ评定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N、P分值均比对照组高,说明患者的情绪更不稳定,精神质倾向更严重。另外,通过SCL-90评定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强迫、敌对、恐怖、偏执等个性特征,且HAMD、HAMA评定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郁及焦虑例数较对照组多。焦虑主要是担心、紧张、害怕和痛苦不堪;抑郁主要表现为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是要求治疗但治疗信心不足,存在治不好的绝望观念。其心理防御机制存在缺陷,患者产生不良的心身反应,与文献报道相符[5,6]。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及不良的人格特征,故提示按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不一定全面,需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病的原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笔者认为,因本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故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诱导和暗示,使其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心理、生理、病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激发其建立良好的情绪和心态,这可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消化性溃疡是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躯体因素是溃疡病的生理基础,个体心理特征是溃疡病的易患素质、生活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应激则是溃疡发病的诱发因素。此外,溃疡病与心理健康损害互为因果,心理损害可引起溃疡病,溃疡病又作为生活事件加剧心理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使溃疡病难以治愈。因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把握时机将心理疏导、饮食调节及健康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患者心理的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康复的动力,对患者情感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指导病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分散注意力,控制自己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再以亲切语言,精湛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予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物如多虑平、舒乐安定等,或建议看心理医生,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两方面都达到康复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17.

  2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2-6.

  3 汪向东,王希林,马新.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220-223,253-255.

  4 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7-412.

  5 Jones J.Stress responses,pressure ulcer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Nurs,2003,12(11):17-18.

  6 Jess P.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ulcer disease.A cohort study.Ugeskr Laeger,1995,157(17):2435-2438.

  作者单位: 550400 贵州瓮安,瓮安县人民医院内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