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02  浏览次数:501次

作者:刘清 张燕  作者单位: 518000 广东深圳,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消化内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期间经电子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且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5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奥美拉唑20mg 2次/d,阿莫西林1000mg 2次/d,奥硝唑500mg 2次/d;对照组29例,采用奥美拉唑20mg 2次/d,阿莫西林1000mg 2次/d,甲硝唑400mg 2次/d。两组同时进行7天的正规治疗后,复查电子胃镜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根据消化性溃疡的内镜分型及尿素酶试验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7天后溃疡的治愈率及尿素酶试验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明显优于甲硝唑。

  【关键词】  奥硝唑;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      消化性溃疡(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近几年发现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有关[1]。研究表明,Hp感染后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保护能力下降导致溃疡的产生,临床上多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2,3]。2年来我科对消化性溃疡三联治疗中抗Hp药物甲硝唑与奥硝唑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3月~2005年3月期间经电子胃镜(Olympus GLF-V70)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为阳性的58例住院患者,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5例,胃溃疡23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均在18~68岁之间;上述病例按溃疡的分期[4](A、H、S)均为A期溃疡,且不伴有出血及复合性溃疡;治疗前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女性无妇科疾病,为单纯的消化性溃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溃疡10例。年龄18~68岁,平均42岁;对照组:29例,男20例、女9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胃溃疡8例,年龄20~65岁,平均43岁。两组年龄、性别、体征及症状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按三联疗法治疗[5],奥美拉唑20mg 2次/d,阿莫西林1000mg 2次/d,奥硝唑500mg 2次/d;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 2次/d,阿莫西林1000mg 2次/d,甲硝唑400mg 2次/d。两组用药均每日早晚各1次,规范用药7天。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饮食,忌辛、辣、酸、冷食物,按时休息,禁服其他药物。治疗后第8天复查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记录各自的检查结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电子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的结果,总疗效标准分为3种:(1)显效:胃镜检查为溃疡S期、尿素酶试验(-);(2)有效:胃镜检查为溃疡H期、尿素酶试验(-);(3)无效:胃镜检查为溃疡A期、尿素酶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略)

  注: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变化。治疗组中恶心、头晕2例,乏力1例。对照组中恶心、头晕10例,乏力2例,停药后均自行消失。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Hp耐药尤其是对硝基咪唑类的耐药非常普遍。发达国家的甲硝唑耐药率要比发展中国家低。目前,我国Hp的耐药率在不断提高,甲硝唑的耐药率已达50%~70%。

  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硝唑,商品名(圣诺安)是新一代的硝基咪唑产品,其化学名为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药理作用是使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致其死亡,达到抗菌治疗的目的。

  上述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优于甲硝唑,具有抗耐药、杀菌性强、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易为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  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226.

  2  Malfertheiner P,Megrand F, Ooragin C, 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 The Maastricht 2-2000 Consensus Report.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167-180.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0,20:117-118.

  4  李益民,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32.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6-12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