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大肠癌247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10  浏览次数:488次

作者:彭阵雨 陈丽华    作者单位:200940 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肠癌主要临床表现、患病率、好发年龄、部位的变化。方法 将1993年8月~2007年8月共2876例肠镜中检出的大肠癌247例分为两组,前7年(前组)与后7年(后组)进行比较。 结果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部疼痛(51.8%),便血(42.5%),大便形状改变(36%),大便习惯(31.6%);大肠癌肠镜总检出率为8.6%,前7年的大肠癌检出率7.8%,后7年大肠癌检出率9.2%。发病年龄主要在51~60岁组。大肠癌发生部位主要在低位结肠,前组占75.8%,后组占70.4%,前组左半大肠癌占88.8%,后组左半大肠癌占79%。大肠癌以大肠腺癌为主(78.9%)。结论 大肠癌检出率后组高于前组,大肠癌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大肠癌发病率及年龄变化向两头改变:年龄增高趋势及青少年逐渐增多;大肠癌发生部位有2个改变:左半结肠大肠癌的发病率有下降,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大肠癌以大肠腺癌多见,大多数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恶变而来。

      【关键词】  大肠癌 分析

      我院内镜室1993年8月~2007年8月行大肠镜检查2876例,经病理、手术证实大肠癌247例,大肠癌检出率8.6%。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47例大肠癌中男142例,女105例,男女之比1.35:1。年龄24~82岁,平均50岁。前7年(前组)行大肠镜1244例,检出大肠癌95例,检出率7.6%;后7年(后组)行大肠镜1632例,检出大肠癌152例,检出率9.3%。以病程、临床表现、年龄分布、病变部位分布等将前后两组加以对比。

      2  结果

      2.1  病程及临床表现  247例大肠癌中病程<3个月36例(14.6%);4~6个月73例(29.6%);6~12个月76例(30.8%);一年以上62例(25%)。主要临床表现:腹泻148例(59.9%);血便105例(42.5%);下腹痛128例(51.8%),腹胀27例(10.9%);大便习惯改变78例(31.6%);大便形状改变89例(36%);发现腹部包块21例(8.5%)。

      2.2  年龄分布   247例大肠癌年龄分布见表1。表1  247例大肠癌年龄分布情况

      2.3  部位分布  见表2。表2  247例大肠癌部位分布情况

      2.4  组织学分类   247例大肠癌中腺癌195例(78.9%),黏液癌38例(15.4%),未分化癌6例(2.4%),印戒细胞癌8例(3.3%)。

      3  讨论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饮食中脂肪成分的增加,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渐增加[1]。大肠癌是一种与饮食结构改变有关的肿瘤,高脂肪、高蛋白、高热卡、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从我院247例大肠癌分析可以看出,后组大肠癌检出率大于前组,也证明了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大肠癌发病年龄以51~60岁发病率最高,这跟国内报道[2]的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是一致的。随着期望寿命的上升,人口构成的老龄化,大肠癌中老年人比例已明显增加[3]。从我院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后组发病年龄较前组有年龄增高趋势,前后组资料比较发现年龄分布符合发病年龄趋老龄化之规律。但是近年来国内青少年大肠癌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患病年龄也有增高趋势,张亚厉等报道青少年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的3.5%~22.7%,远高于国外的1%~4%[4]。我院前后组资料比较显示青少年大肠癌患病率有上升。我国大肠癌以低位肠癌比较多见,国内文献报道大肠癌中以直肠、乙状结肠癌占60.45%~77.7%,其中直肠癌占38.8%~66.9%[5]。该247例大肠癌中低位肠癌检出率最高,特别是直肠癌占的比例最高。国内文献报道[2],直肠及乙状结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下降,而近侧结肠癌发病率在上升。通过前后组比较,可以发现左半结肠大肠癌的发病率有下降,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大肠癌以腺癌为主,大肠息肉中腺癌具有癌变潜能,70%的大肠癌由腺瘤演变而来,体积大的腺瘤(>10mm)更具有危险性,5%~10%的腺瘤经过5~12年的演变最后发展为大肠癌,大肠腺瘤的恶变率在3%~27%[6],这一大肠癌-大肠腺瘤序贯学说已被广泛接受。该247例大肠癌中有44例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所致,占17.8%。故一旦发现息肉,早期除息肉既达到了治疗又除去了大肠癌的潜在的危险。大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下腹部疼痛、便血、大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本组资料与文献报道的临床表现也很符合。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肠癌是改善大肠癌预后的关键。要早期诊断大肠癌,必须提高医生对大肠癌大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对有下腹部疼痛、便血、大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等下消化道症状的应早期大肠镜检查。

【参考文献】1 周殿元.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179-180.

2 施至乾. 纤维结肠镜诊断大肠癌107例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88,5(3):170-171.

3 莫善兢.大肠癌临床的一些新概念. 中华消化杂志,1996,16:715-716.

4 张亚历,聂军,周杰,等.中国青少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11-14.

5 宋育林,谢惠君,朱克莉,等. 230例大肠癌内镜诊断及病理分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179-180.

6 余少波,周洪耀,戴文华,等. 纤维结肠镜直接普查大肠癌效果的评价.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1121-12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