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830次
作者:邢建强 朱桂丽 王丽娅 郑峰福 许加恒 作者单位:475000 开封 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重症胰腺炎患者完整资料,分别统计两个年龄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伴发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Ranson、APACHEⅡ、CT评分等项目。结果 不同年龄组血脂水平分析显示,两组TG均升高,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Ranson 评分、APACHEⅡ评分、CT评分均高于中青年组。结论 中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血脂水平、伴发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Ranson、APACHEⅡ、CT评分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重症胰腺炎
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是指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甘油三酯(TG)>11.3 mmol/L 或TG 值虽为5.65~11.3 mmol/L, 但血清呈乳状、重度脂浊, 排除其他病因并在此之前未使用脂肪乳剂者。笔者将我院收治的41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年龄分组,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2月~2007年11月消化内科、普外科以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163例,均符合200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的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其中41例为发病72 h内诊断为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
1.2 方法 上述41例研究对象分为中青年组(<55岁)25例,年龄22~52岁,平均(33.6±7.2)岁,男性17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2.1∶1;老年组(≥55岁)16例,年龄56~78岁,平均(66.8±6.4)岁,男性10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1.7∶1。分别统计两组的血脂水平、伴发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Ranson、APACHEⅡ、CT评分。
1.3 统计方法 均数用±s表示,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老年组Ranson 评分、APACHEⅡ评分与CT评分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见表1。表1 不同年龄组Ranson 评分、APACHEⅡ评分、CT评分分析(略)与中青年组比较,P<0.05,P<0.01
中青年组25例中TG为(15.89±5.65)mmol/L,老年组16例中TG为(9.78±5.57)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青年组25例中总胆固醇(TC)为(6.68±2.21)mmol/L,老年组16例中TC为(6.12±2.33)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是继胆源性和酒精性病因之后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1]。急性胰腺炎与TG的关系较之与TC更为密切,故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又常称为高TG性胰腺炎。有资料显示大约有13%~38%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TG的增高[2]。我院资料显示TG升高的胰腺炎占重症胰腺炎的25.2%。中青年组及老年组TG均升高,且中青年组高于老年组,两组TC没有区别。高脂血症时,大量TG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生成游离脂肪酸,对胰腺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可以通过加强TNF等细胞因子的毒性引起生物膜损伤,导致线粒体肿胀、变形、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加重了胰腺的缺血坏死[3]。高TG胰腺炎常见伴发症有脂肪肝、慢性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等,中青年组并发症以脂肪肝为主,老年组以慢性心血管病为主。中青年组常见症状为腹痛、腹膜刺激征、48 h血淀粉酶升高,而老年组常见症状为ARDS、心衰、血糖升高、胰性脑病、休克、血钙降低。Ranson 评分、APACHEⅡ评分、CT评分分析是评估胰腺炎的预后标准,研究显示老年组均高于中青年组。
综上所述,中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认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 Fortson MR,Freedman SN,Webster PD.Clinical assessment of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Am J Gastroenterol,1995,90(12):21342139.
2 Toskes PP.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1990,19(4):783791.
3 李良仁,王治安.肥胖、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临床内科杂志,2006,23(7):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