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28例(摘要)

发表时间:2010-03-16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刘秋江  泉州市中医院痔疮科刘秋江      摘要:为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238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8例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对照组110例用SASP加思密达口服治疗。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43.0%,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分别为27.3%、20.9%和70.91%。两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泄泻;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范畴。自2003年9月--2008年7月,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口服治疗128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来自本院门诊的238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8例(男79例,女49例),对照组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0.28±9.1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病程(3.26±2.18)年。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肠结核、慢性痢疾等感染性结肠炎。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执行。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内服   应用SASP每日 2~4g,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日2g。

      2.1.2 外治   用中药保留灌肠。方用:白头翁、黄连、黄芩、炒地榆、白芨、白芍等。煎液100~150ml,每晚保留灌肠,灌肠液温度以38℃为宜。灌肠后嘱患者仰卧、俯卧、左右侧卧四个体位,各方位时间不少于30min。

      2.2 对照组

      应用SASP每日2~4g,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日2g,同时加用思密达每次1包口服,日3次。

      2.3 观察方法

      两组病人治疗期间均不再加服其他药物,治疗2周为1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的疗效标准执行。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时间(天)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经x2检验(P <0.01)有显著差异,表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经6-18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0.3%,对照组为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国外报道其癌变率为 5%~10%。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免疫异常、氧自由基损伤及感染、精神因素有关。表现为大肠黏膜炎性改变,可见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继而黏膜破溃直至溃疡形成。故治疗主张以消炎为主。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理机制是湿热郁结大肠,日久不化,酝酿成毒,损伤肠络,血热互结,发为脓血下利。诚如《灵枢·痈疽》篇云:“发热不止,血热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因此本病的中医治疗应该侧重在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方中白头翁、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尤善除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白芨味苦、性寒,可入肝胃,善消肿、去腐、生肌,能柔肝止泻、缓急止痛;黄芪、当归益气活血止痛;地榆味酸苦,归大肠经,能清下焦血热,因有酸涩之性,故兼有止泻作用,与白芨、五倍子,共收固肠止泻、收湿敛疮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清热燥湿法具有改善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增生和糜烂的作用。白头翁对肠黏膜具有收敛止泻止血作用;黄连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白芨对缺损血管有修复作用,并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组织的营养供应和肠道溃疡组织的修复,煎煮后呈粘液胶性,有利于灌肠液直接作用于肠壁黏膜,延长停留时间,增加吸收而“护膜生肌”;地榆有抗菌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对小血管出血有止血作用,对溃疡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控制感染,减少渗出,促进新皮生长;体外实验表明,地榆煎剂对多种常见致病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西药思密达,这一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与黏膜糖蛋白结合,在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消化道上皮再生,加速病变黏膜的修复,并有局部止血作用,还可减慢肠细胞转变速度,促进肠细胞的吸收功能,减少其分泌,避免水电解质丢失,减轻腹泻。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治疗使药液直达病所,再加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后,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黏膜接触发挥抗炎作用,以巩固其疗效。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复发,收效满意。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