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强化功能锻炼伴腹部按摩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9-28 浏览次数:720次
作者:杨洁,付京,于颖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1医院普外科,陕西 西安 710054
【关键词】 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术后并发症;护理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我院经临床、影像学及胃肠镜检查确诊的需腹部手术的患者70(男38,女32)例,年龄36 ~ 39(54.9 ±11.4)岁. 其中胃肠道手术22例(胃癌根治术7例,结肠癌根治术9例,胃穿孔修补术6例),非胃肠道手术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察17例,后腹膜肿瘤切除2例,胆肠吻合术4例);急诊手术9例,非急诊手术61例;全麻59例,硬膜外麻11例. 纳入标准:首次确诊的需腹部手术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躯体性疾病者,有神经及精神疾病患者. 按照手术的先后时间排序,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5例. 两组年龄、性别、手术及麻醉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组于腹部术后采用强化功能锻炼和腹部按摩方法;对照组用腹部外科常规治疗与护理.
1.2方法(1)常规护理:术后6 h协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术后第1日鼓励患者深呼吸,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术后次日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四肢;术后第3日指导和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活动时间及量根据其意愿而定. (2)强化功能锻炼:术后6 h开始腹部功能锻炼,患者取半卧位,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指导其做深呼吸运动,3次/d,10~15 min/次;术后第1日开始,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做上下肢伸展运动,5次/d,5~10 min;术后次日协助患者下床活动,1次/d,5~10 min;第3日,2次/d,10~20 min/次;第4日,3次/d,20~30 min/次. (3)腹部按摩:术后6 h在护士的帮助下以脐为中心(避开切口)顺时针按摩腹部;同时沿切口两侧自上而下按摩. 操作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速度适中,用力时切忌增加切口垂直方向的张力. 每次按摩10 min,如患者腹胀可延长至15 min,2次/d. 5 d后进行疗效判定,包括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食欲状况,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表1),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表1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3讨论
腹部术后恢复最密切相关的一项指标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传统的护理方法不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 术后早期活动,能促进身体各个系统代谢的增强,改善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加强胃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能减轻腹胀、增加食欲、促进营养吸收及伤口愈合,而且术后适量的运动锻炼还在精神和心理上起到调护作用,使体制与心理活动互相促进,形成恢复期的良性循环[3]促进全身各系统的恢复. 腹部按摩可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胃肠血运,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同时腹部按摩对胃肠道是一种机械刺激,能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4],对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蠕动是一种正向作用. 研究提示,强化功能锻炼结合腹部按摩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方面均有差异,说明强化功能锻炼结合腹部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 我们认为采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腹部按摩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腹胀,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伤口的愈合,缩短手术恢复期,对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 程一霓,黄华兰.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4-5.
[2] 许倩茹,伍雪冰,陈殷琴.34例小儿柿石性肠梗阻手术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7(5):25.
[3] 陈永彤,方文,诸蕊玉,等.腹部手术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4.
[4] 文若兰,朱美玉.护理指导对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J]. 南方护理学报,20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