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09-08-05 浏览次数:1368次
作者:钟莹,林娟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成人内科,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4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注射液及中药香桃I号药液灌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总疗程2~4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125,P<0.05)。结论 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其间的护理配合亦很重要。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药物治疗 灌肠 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病程较长,单纯口服药的效果欠佳,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口服药的不良反应。灌肠治疗是近年惯用的治疗方法[1]。我科采用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UC,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收集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9±15)岁,病程(3.5±1.3)a]及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7±14)岁,病程(3.4±1.1)a]。所有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和(或)病理检查确诊为UC。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3 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西药灌肠:西药甲硝唑注射液200mL上午灌肠;灌肠中药采用我院惯用方剂香桃I号(香附10g、桃仁10g、丹参10g、土茯苓10g、茵陈10g、生地10g、枳实10g)浸泡30min,武火煎开后予文火煎药液至200mL,于早上或晚上保留灌肠,总疗程2~4周。
1.3 疗效标准[2]
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溃疡出血较前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前后症状、大便镜检及结肠镜检查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UC患者由于病程长、易反复, 加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而可能出现心理应激[3]。故收入院时充分了解UC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解除思想顾虑。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及病程,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耐心仔细的做好思想工作,说明灌肠必要性、安全性,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增强对医护人员信任感以取得合作,使灌肠操作顺利进行。
2.2 灌肠护理
2.2.1 灌肠时间、体位及深度
灌肠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或晚上9时左右进行,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和直肠者,采取左侧卧位灌肠,灌后抬高臀部静卧1h;对于病变在左半结肠或全结肠的患者,灌肠时采取膝胸卧位,药物灌入后保持此体位20min,然后转向左侧或右侧卧位静卧1h。使药物直接长时间作用于病变部位,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灌肠时肛管插入深度18~25 cm,若过深患者会感觉不适,且容易损伤肠粘膜;过浅易引起排便反射,药液达不到病变部位。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身体暴露。
2.2.2 灌肠液的温度和量
灌肠药液的温度一般与肠腔温度相同或稍高,所以灌肠药液的温度一般多保持在37.5~38.5 ℃之间,这样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及吸收。温度过高可使肠腔粘膜受刺激处于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肠粘膜易引起排便反射。温度过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会刺激肠粘膜引起蠕动,不利于药液的保留。灌肠药液量一般不超过200 mL,该量易被肠道粘膜吸收。灌肠液注入的速度控制在60滴/min左右,过快易引起排便反射。
2.3 对症护理
灌肠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心律、血压与呼吸频率,以及有无烦躁不安、出汗等症状。若发现体征异常则暂停灌肠,并且对症处理。如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或刚行完肠镜检查则不宜立即灌肠,应至少休息1~2 h待症状消失或缓解后再灌肠。灌肠时如患者出现腹痛,则嘱其深呼吸,避免腹肌紧张,以减轻腹压。
2.4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食清淡而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时多饮汤水,多吃粗纤维蔬菜、水果,避免过食煎炸、寒凉之食品,禁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嘱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结果
治疗组除2例(其中1例反复发作超过5 a)无效外,其余患者均于用药5~7次后起效。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略)
4 讨论
中医认为UC属“久痢、泄泻、肠风、肠癖"等范畴, 多因外感湿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气血不足等原因所致[2]。香附、桃仁、丹参可行气活血,通则不痛;土茯苓、枳实健脾止泻;茵陈、生地可祛湿清热。上药合用灌肠共凑行气健脾祛湿止泻功效,这是联合中药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基础。
UC患者多病情反复,因而长期处于情绪紧张的状态,易出现神经过敏,故要加强其心理护理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结合临床辨证,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发现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西药,说明中西药灌肠在UC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灌肠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该过程的灌肠操作是UC治疗的一个关键步骤[4]。灌肠药液的温度及注入速度、灌肠时对患者的观察等等,都可能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故在该病的护理中规范性的灌肠手法及细致性的观察亦是促进和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徐芳,刘瑞青.中西医结合交替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J]. 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1):3738.
[2]吴邱保.加味乌梅丸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5):487488.
[3]李秋仪,林健,李杰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身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1):8889.
[4]陈鸿芳,周晓玲.58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及护理[J]. 陕西中医, 2008, 29(5):5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