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48例残胃病变的诊断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07-27  浏览次数:796次

作者:黄静

【关键词】  残胃病变

   2002年3月至2005年2月,我院收治4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所有病例均进行胃镜检查,发现残胃吻合口和残胃有多种病变,同时检测残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给予对症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7~28岁,平均55岁。内镜检查距手术时间:1年以内10例,2~5年15例,6~9年6例,10年以上17例。术前诊断:胃、十二指肠巨大溃疡32例,贲门或胃癌1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其他2例。手术方式:毕Ⅰ式16例,毕Ⅱ式31例,全胃切除1例。临床症状:腹痛、腹胀34例,胸骨后烧灼感16例,纳差、嗳气、口苦12例,黑便5例,贫血、消瘦5例。

    1.2   胃镜检查结果

    (1) 残胃吻合口炎和(或)残胃炎34例。镜下表现为残胃吻合口和(或)残胃粘膜明显充血、水肿,或伴有斑片状糜烂 ,伴有明显胆汁返流26例。

    (2)残胃或吻合口溃疡6例。镜下表现残胃或吻合口浅溃疡,周围充血、水肿,溃疡表面覆薄白苔,常伴有胆汁返流。

    (3)残胃癌或残胃癌复发8例。镜下表现吻合口或残胃隆起性病灶,呈不规则或结节状,粘膜呈片状糜烂、溃疡、坏死,表面覆盖黄厚苔状物,胃壁僵硬,蠕动减弱,质脆,易出血。经活检病理学确诊残胃癌5例,残胃癌复发3例。

    1.3   HP感染检测结果

    所有病例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均取标本,行HP尿素酶快速检测结果,毕Ⅰ式吻合共16例,HP感染阳性者5例,感染阳性率31.3%,毕Ⅱ式和全胃切除32例中,HP感染阳性者7例,感染阳性率21.9%。

    1.4   治疗方法

    对伴有胆汁返流的残胃吻合口和(或)残胃炎、残胃或吻合口溃疡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2次/d,吗叮啉胶囊10mg,餐前15min口服,3次/d;对伴有HP感染阳性残胃炎或吻合口溃疡,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克拉霉素片500mg,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2次/d;对残胃癌或残胃癌复发行外科手术或放化疗。

    2   结   果

    半个月后,再行胃镜检查:残胃吻合口炎和残胃炎治愈32例,治愈率94%;残胃或吻合口溃疡治愈5例,治愈率83%;残胃癌或残胃癌复发病例都行外科手术并化疗,结果还有待观察;HP感染治愈11例,治愈率92%。

    3   讨   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和(或)吻合口炎最常见,其次是残胃或吻合口溃疡,其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胃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胃,尤其是毕Ⅱ式手术后,常发生输入袢胆汁返流,胆汁和胰酶能溶解粘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粘膜糜烂、出血及溃疡形成;②胃窦切除后胃泌素水平大大下降,胃腺体营养失调,腺体萎缩;③手术未获得良好降低胃酸分泌效果;④幽门螺杆菌感染;⑤吻合口缝线残留。残胃癌指胃或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发生的恶性肿瘤。残胃癌复发系指胃癌术后5年内残胃发生的癌或胃癌术后断端残留癌。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胃部分切除术后大量十二指肠液,尤其是胆汁返流入胃,破坏残胃粘膜屏障,导致一系列长期持续性的病理变化,促其发生癌变;②胃窦切除后缺乏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腺体营养失供,腺体萎缩,胃粘膜保护功能减弱;③胃内长时间低酸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特别是亚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增多,导致亚硝酸胺增多,增加残胃癌发生的机会。胃切除术后到发生残胃癌历时较长,术后时间越长,发病机会越高。为了早期发现残胃癌,对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者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有症状时应随时检查。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的HP感染率较低,而且随着胃大部切除术后时间的延长,HP的感染率愈来愈低。其原因可能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残胃内胆汁返流的机率增加,残胃的微环境变得更加不适合HP的生存和繁殖,HP的感染率自然也就明显下降。有HP感染的患者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保护胃粘膜,促进残胃排空,有效地治疗胆汁返流是治疗吻合口及残胃炎症的主要环节,吻合口及残胃溃疡的治疗则同一般消化性溃疡。对于残胃癌或残胃癌复发,则应采用外科手术或者放化疗。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总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