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通降法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50例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846次

作者:姜秀贤,高玉峰    作者单位:(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2.招远市玲珑中心卫生院,山东 招远 265406)

【摘要】  目的:观察通降法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50例病例分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痰湿蕴阻、脾胃虚寒、胃阴不足5型辨治。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6%。结论:通降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  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通降法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状群,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达20%-60%。由于发病机理不明,迄今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自1998年以来,将通降法用于本病辨证施治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5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病例选择符合1987年芝加哥国际研讨会确立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命名要求。

    50例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7-68岁,平均43.7岁;病程6个月-10年,1年以上者37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者3例,正常胃粘膜4例。

    1.2  辨证分型  西医临床分为5型,即胃食管返流型10例,胃运动障碍型20例,类溃疡型5例,吞气型13例,特发型2例。笔者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22例,肝胃郁热型13例,痰湿蕴阻型4例,脾胃虚寒型2例,胃阴不足型9例。

    2  治疗方法

    2.1  肝郁气滞型  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无定处,得嗳气或矢气为快,或痛连两胁,脉弦。治以疏肝理气通降法。方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壳、厚朴、香附各12g,延胡索15g,酒制大黄(后入)、砂仁、木香各10g,炙甘草6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g,竹茹9g,兼食积苔腻、嗳腐吞酸者加鸡内金、炒麦芽各15g。

    2.2  肝胃郁热型  胃脘灼痛,反酸嘈杂,口干苦,大便多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稍数,治以清肝泻热通降法。方药组成:柴胡、枳实、栀子各12g,黄连、半夏、酒制大黄(后入)各10g,蒲公英20g,天花粉15g,延胡索10g,甘草6g。胃酸过多者加煅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5g。

    2.3  痰湿蕴阻型  胃脘疼痛,痞满不舒,食少脘胀,或返吐清涎,纳谷乏味,口干粘腻,大便或秘或溏,苔厚浊腻,脉弦。治以祛湿化痰通降法。方药组成:茯苓15g,制苍术、白术、半夏、陈皮各12g,厚朴6g,生薏苡仁30g,山药15g,大黄6g。若舌苔黄腻,加黄连6g,连翘9g。

    2.4  脾胃虚寒型  胃痛绵绵,喜温喜按,多食脘胀,不知饥饿,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润,脉濡缓或沉细。治以温阳健脾通降法。方药组成:黄芪20g,党参12g,炒白芍15g,桂枝、炙甘草各10g,大黄6g,炒白术、陈皮、鸡内金各9g。痛甚加高良姜6g,延胡索12g。

    2.5  胃阴不足型  胃脘灼痛隐隐,口干唇燥,饥不欲食,大便燥结,头昏目眩,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弦稍数。治以滋阴养胃通降法。方药组成: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太子参各15g,白芍12g,炒谷芽、麦芽各9g,陈皮、延胡索各12g,大黄、甘草各6g。心烦少寐加合欢皮9g,夜交藤15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1h服用为宜。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服药2个月作统计。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饮食、大便恢复正常者为痊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尚有一些次要症状轻度存在者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明显者为有效;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各类型疗效基本相似,通过辨证论治均能收到满意疗效。

    4  讨论

    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痞证、反胃等范畴。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运,以通降为和。凡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饮食不节,寒冷伤中,均可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胃气壅滞而为病,遂见痞满、腹胀、隐痛、嘈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证。笔者根据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将通降法运用于各型辨证施治中。临床实践证明,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辨治过程中,运用通降法,可达到疏肝胆、降胃逆、通腑气、畅脾运的目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