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结肠途径治疗机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852次

作者:杨 雪,王芬,肖定华,孟 慧,姜 华,沈守荣【摘要】  目的 观察思密达、柳氮磺胺吡啶(SASP)经结肠途径治疗机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思密达、SASP配合结肠途径保留灌肠治疗和口服思密达、SASP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7%(P<0.05)。结论 思密达、SASP配合结肠途径保留灌肠治疗UC能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思密达;SASP;保留灌肠;结肠途径治疗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名的结肠炎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肠上皮的病理状态,内源性肠道共栖菌群,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治疗上,5-氨基水杨酸类的口服及肛栓制剂使愈合率提高至80%左右。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及癌变的机会相应增加,积极研究摸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得到改善,生存期延长,预防癌变的任务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配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病例选择及分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为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为12年,最短3个月,除1例仅有腹部不适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均有黏液便,其中25例伴有脓血便。对照组为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黏液便,其中25例伴有脓血便。

    1.2  临床诊断  60例均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电子结肠镜检确诊,诊断标准按《实用内科学》第11版分类法[1]分类,以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为内镜下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经大便培养、胸片、PPD皮试、血吸虫乳胶凝集试验、结核抗体试验,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病理切片无干酪样坏死及肉芽肿。60例中32例为慢性复发型,28例为初发型。临床分型情况:轻型20例,中型30例,重型10例。

    1.3  治疗方法  采用北京晟威医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IMS-100 A型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保留灌肠,灌肠液由含有氯化钠20 g,碳酸氢钠10 g,硫酸镁30 g等电解质的溶液加1000 ml温开水配制而成。液体温度37 ℃~38 ℃。治疗时将专门设计的探头缓慢插入肛门,深度为60~70 cm左右,开机灌洗治疗25 min,液体流速控制在160 ml/min,待废液基本排出,再从导管内注入已配制的药液100 ml(含思密达3 g,柳氮磺胺吡啶2.5 g细沫,重型患者均加入氢化可的松100 mg),灌肠后嘱患者平卧30 min,可变换体位,如能耐受可保留2~3 h。灌肠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后继续第二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SASP,1 g/次,3次/d。思密达,1 g/次,3次/d。

    1.4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2],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电子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电子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和电子结肠镜复查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见表1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黏膜充血水肿和多发性溃疡,临床以顽固性腹泻,黏液便,血便或脓血便,伴腹痛或里急后重为特点。以往治疗上采取饮食、激素、SASP口服,大多数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使病情迁延更增加了治疗难度。笔者采用结肠治疗机通过结肠途径在结肠内建立起有效的透析系统,利用该机专用灌注探头置入肠腔达50 cm以上,充分扩大了灌注液与结肠黏膜的接触面积。结疗机的探头由连接机器的较细的注液管和套在其外的较粗的排液管组成,排液管可将灌注液不断的排出体外。不断注入、排出的机械冲洗作用,使肠道内细菌产物(如肽聚糖及胞壁酰胺、脂多糖、甲基蛋氨寡肽等)以及一些食物及微生物抗原被带出体外,减轻了这些物质对肠壁的不良作用。在此基础上灌入药液,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这样可以使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减轻肠黏膜的病变,且避免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

    思密达具有层纹结构及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膜糖蛋白相结合,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性因子的防御功能[3];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自由基的产生,并通过干扰炎性介质的合成而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抑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SASP还能明显改善炎症黏膜固有层小血管炎和隐窝脓肿,减少中性粒细胞在黏膜上皮内的浸润,减少致炎因子的产生,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好转,使治疗后的黏膜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同时预防复发[4]。糖皮质激素能降低肠壁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控制炎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和减轻中毒症状的作用。

    笔者运用思密达、SASP保留灌肠对30例患者进行治疗,严重患者加入糖皮质激素局部用药,总有效率达90%。而口服思密达、SASP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结肠途径治疗机结合药物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肠途径治疗机通过机械的冲洗作用有助于肠内有毒肠物的排出。冲洗结束后,再从结疗机的探头导管灌注药物,能使降结肠以上的病变部位直接受药物作用。同时,灌注液有足够的时间与黏膜充分接触更有利用发挥药物作用,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这种治疗途径与以往单纯保留灌肠相比具有患者无腹胀,无肛门坠感及便意感,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因此引用结肠途径治疗机并联合用药,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85-1788.

2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3(6):166.

3 杨文娟.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天津护理,2000,8(5):218-219.

4 钟英强,朱兆华.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学特征和分级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03,1(1):2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