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法和胶体金标法检测TB.Ab结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252次
目前,结核病仍然是我国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且疫情出现加重趋势,以肺结核最为普遍,及早诊断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约有450万例,每年死亡约13万例[1].为控制结核病疫情,急需有效的诊断方法。过去在诊断上主要是依靠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X线胸片,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涂片法虽然简单、快速,但是敏感性低,平均检出率只有25%~35%,而且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能满足快速诊断的需要[2].近几年,随着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标法的开展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作者选用ELISA和胶体金标法两种检测方法检测83例结核病患者和1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TB.Ab.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3例结核病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门诊儿科、病区儿科及肺病科住院患者,166例对照组为随机抽查的本院健康体检者。 1.2检测方法所有检测者均空腹抽静脉血5mL,分离血清。血清标本如在24h内检测则置于4℃冰箱保存,否则置于-30℃冰箱内保存,避免反复溶冻。对所有标本分别应用ELISA法和胶体金标法进行检测。各项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83例经临床诊断为结核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阳性75例(阳性率90.4%),用胶体金标法检测阳性70例(阳性率84.3%);对照组用两种方法检测阳性例均为0,诊断特异度均为100.0%.见表1.表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状(%)] 3 讨论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15~35岁青少年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活动期肺结核患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卷土重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虽然结核病危害大,但只要能检测出来,治疗并不难。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学检查目前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痰涂片阳性率较低,镜检需要经验,难以区分环境分枝杆菌造成的假阳性;而痰培养需时间太长,因此细菌学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有限。随着TB.Ab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产生了新的检测方法。其中,ELISA法简单易行、费用较低,也无需精密仪器,是在所有血清学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从本文数据可以看出,ELISA法检测TB.Ab的阳性率能够达到90.4%(75/83);胶体金标法是以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外分泌蛋白MPB64为测定对象[3],操作简便,可以短时间获得检测结果,本文中的胶体金标法检测TB.Ab的阳性率达到84.3%(70/83),与陈奎霖[4]报道相似。综上所述,ELISA法和胶体金标法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重复性好、方法简单,无需精密仪器,因此作者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可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2]罗招凡,林向华,李竞。蛋白芯片法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诊断结核病的比较[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2):52.54. [3]庄玉辉。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研究应用中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2(3):133.134. [4]陈奎霖。结核抗体在诊断结核病中的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08.1608. (收稿日期: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