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28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王柏霞  作者单位:长春市绿园区城西镇防保监督站,吉林 长春

  【摘要】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点滴,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相比),能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P<0.01)和局部静脉疼痛感(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很好,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应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

  近十年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所占比例显著上升,该病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误诊,肺外并发症较多,重者可致死亡,所以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治疗上的显著特点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我们防保站分别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现将两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防保站于2000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9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其中男患46例,女患49例,年龄3~28岁。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均有发热,体温(38.5±0.75)℃,咳嗽93例,胸闷、气喘、呼吸困难15例,肺部听诊细湿啰音24例,干性啰音46例。实验室检查:末稍血WBC10.0×109L 43例,心肌酶轻度异常10例,支原体抗体(MP-IgM)全部阳性,X线胸片见有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影,并排出其他原因所致的肺炎,按用药情况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实验室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将阿奇霉素10mgkg•d溶解于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药物浓度0.1%,1次d;红霉素组将乳糖酸红霉素20~30mgkg•d,溶解于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药物浓度0.1%,1次d。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肺部X线征象提示病灶完全吸收后继续用药2~3d,两组疗程不超过14d,治疗期间每天记录体温、咳嗽、气喘等情况及肺部体征,用药前、后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胸片变化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①治愈:3d内体温下降恢复正常,1周内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或明显减轻,两周内胸片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1周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及啰音减轻,两周内胸片显示肺部炎性反应减轻;③无效: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肺部X线征象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4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6%,对照组治愈3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12例,其中恶心、腹痛8例,局部疼痛2例,皮疹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29例,其中恶心、呕吐、腹痛16例,局部疼痛11例,皮疹2例。从下表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和局部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见表2。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支原体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支原体肺炎起病隐匿,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肺部X线呈多样化改变,严重可导致全身器官受损。目前,最有效的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疗效确切,但因其胃肠道反应重,不良反应多,使用受到限制,尤其小儿不能耐受,常常不能完成疗程。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比较具有独特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其组织渗透性好,组织内浓度高,尤其在肺组织中的浓度高,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炎性反应部位的浓度较非炎性反应部位的浓度高6倍,阿奇霉素代谢缓慢,其血浆半衰期长达70h,并且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用药3d,可以有效抑菌达5~7d,治疗14d后,阿奇霉素组治愈率为80.78%,红霉素组治愈率为79.07%,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阿奇霉素组胃肠道反应和局部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上阿奇霉素有明显的优势,小儿及成人容易耐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