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TPN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失代偿性呼吸衰竭抢救时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23  浏览次数:435次

  作者:胡萍  作者单位:辽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TPN 慢性肺心病,急性失代偿性呼吸衰竭,抢救

  资料与方法

  我院收治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性呼吸衰竭患者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42~77岁,平均60±9岁;病程6~26年。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治疗组)2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7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呼吸兴奋剂、祛痰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100gL脂肪乳注射液500ml静滴,1次日,连用7~10天,治疗后7天判断疗效。

  分析指标:人工通气后第2天开始营养支持,连续7天,每天监测24小时尿素氮(BUN)并计算氮平衡(NB),第1天和第8天分别称体重。

  统计及处理:所有资料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 果

  氮平衡:7天累积的负氮平衡TPN组比普通输液组分别为-3.01±-1.14g和-11.13±-1.84g,P0.05。

  体重:人工通气后第8、1天相比两组病人的体重均有所下降,其中普通输液组下降幅度为5.14±0.71kg。而TPN组体重下降幅度为2.98±0.63kg,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重症病人的抢救提供了有效的热能支持[1]。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需人工通气的患者的营养支持已成为提高其生存率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这类病人病情加重时,营养状态迅速恶化,出现严重蛋白缺乏[2]。

  保证足够的能量:提供足够的能量是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首要原则,一般认为,大多数病人每日所需热量为84~126kJkg。

  保证水、电解质平衡:水的入量每日以2000ml为基础,在根据患者有无体液丢失进行调整;而电解质的每日需要量为:钠100~126mmol,钾60~80mmol,镁7.5~12.5mmol,钙5~10mmol,碳酸盐10mmol。实际进行补充时,还要根据患者血电解质的生化值予以调整。

  保证机体的氮平衡:机体每日摄入的氮应达到0.15~0.2gkg,主要用氨基酸得以补充。

  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却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应注意补充。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目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两类,即氨基酸-高浓度葡萄糖-脂肪系统和氨基酸-中低浓度葡萄糖-脂肪系统。

  监测肝功能,防止肝损害的发生:脂肪乳和氨基酸可能会造成肝损害,应注意检测肝功能,可选用中长链脂肪乳和支链氨基酸,以减轻对肝功能的损害。

  慢性肺心病人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进食少,常伴有低蛋白性营养不良,一旦呼吸衰竭加重,很快陷入混合性营养不良,负氮平衡[3]。其发生机制包括:①机体能量消耗增加;②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③营养物质摄入减少;④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营养不良均属成人干瘦型营养不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常有二氧化碳潴留。由于葡萄糖的呼吸商为1,经代谢后,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患者在通气障碍未得到纠正时,可进一步加重高碳酸血症。而脂肪呼吸商为0.8,较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少。同时脂肪体积小,提供热量高,并能提供脂肪酸,改进前列腺素合成,促进肺泡活性物质生成,改善肺循环,有利肺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因源.肠外营养并发症及其预防.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6)333.

  2 郑劲平.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营养支持.中国临床营养杂志,1993,112.

  3 韦宏庆,邹建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时机的探讨.江苏医药杂志,2000,26(3)22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