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脑梗死100例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发表时间:2012-09-14 浏览次数:710次
作者:乔晋江 作者单位:离石区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摘 要]本文报告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结果基本治愈22例,显效6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6%,并在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提示,全血粘度下降显著。
[关键词] 脑梗死;高压氧;治疗
我科从1996年以来,开展高压氧治疗脑梗死10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全部患者系住院患者,均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脑CT确诊,本组患者排除有明显肺部疾病、血压过高及感染性疾病。治疗组100例,男6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2.8岁。昏迷7例,嗜睡20例,清醒73例,瘫痪92例,肌力0级~Ⅱ级52例,Ⅲ级~Ⅳ级40例,单纯性中枢性面瘫2例,失语68例,其中单纯性失语6例,无失语32例,假性球麻痹8例,痴呆10例,眩晕12例,高血压40例,低血压33例,正常27例,发病时间均在2周以内(指发病至住院时)。对照组100例,男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7.5岁,昏迷8例,嗜睡20例,清醒72例,瘫痪91例,肌力0级~Ⅱ级54例,Ⅲ级~Ⅳ级37例,失语65例,其中单纯性失语5例,无失语35例,假性球麻痹63例,痴呆8例,眩晕10例,高血压38例,低血压31例,正常31例,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指发病至住院时)。两组患者病情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除常规林格溶液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1次/d静脉点滴,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同时加高压氧治疗即高压氧采用多人加压舱面罩吸氧,用净化压缩空气加压,治疗压力为0.25 mPa(2.5 ATA)。稳压后吸纯氧20 min,共4次,中间休息5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各抽血查血脂及血粘度检查。对照组:常规林格液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各抽血查血脂及血粘度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自理,显著进步;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肌力恢复Ⅱ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进步:病情有一定好转,肌力恢复Ⅰ级以上;无效:病情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6%,总有效率96%,与对照组显效率48%、总有效率6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示高压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液粘稠度升高和高脂血症。高压氧治疗两个疗程后,全血粘度下降较显著(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浓度变化不明显(见表1),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粘度及血脂变化不明显(见表2)。
表1 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指标变化 略
表2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指标变化 略
4 讨论
脑梗死患者大多数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血液粘度增高,由此引起脑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脑缺血的治疗依赖于缺血半影区的部位和范围争取半影区神经功能的逆转,高压氧治疗为脑缺血治疗的新途径。高压氧明显提高血液中氧张力、氧含量和血氧弥散距离,从而改善脑组织供氧。同时,血氧张力的提高可使血管收缩,降低颅内压,从而切断脑缺氧和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有利于脑组织损害的恢复。在急性脑缺血致局部脑组织损伤后,高压氧可使缺血、缺氧后脑功能损害和代谢程度降低,使濒死的脑组织得以存活,对神经细胞功能有显著作用。高压氧能纠正缺氧状态,使红细胞变形性增加,从而促进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和组织的氧合作用,高压氧下血小板聚集性下降,使血液粘度下降。高压氧对急性患者意识、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国外学者主张脑血管病应及早开展高压氧治疗,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即时施治,发病后4周以上疗效不大,这对于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意义。总之,高压氧理论上和临床应用疗效均有效,我们认为这对高压氧如无禁忌证的脑梗死患者可以使用,以致使脑缺血半影区的神经功能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