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区别
发表时间:2012-01-12 浏览次数:422次
作者:张趁英,指导:徐丽华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江苏省中医院 呼吸内科,江苏 南京
【摘要】目的 区分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区别与内在联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分析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不同。结果 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从起病、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典型哮喘的先驱表现,而过敏性咳嗽并不是。吸入皮质激素有助于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变为典型哮喘。
【关键词】 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咳嗽;临床鉴别
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无论是起病、临床表现、发病特点都不尽相同。现就二者的临床主要区别,阐述如下。
1 临床特点
1.1 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的特点包括嗜酸粒细胞性气管支气管炎,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无嗜酸粒细胞增多,气道咳嗽受体反应过度,而不伴有支气管高反应性(BHR)。过敏性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根据日本咳嗽研究协会研究表明: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典型哮喘的先驱表现,而过敏性咳嗽并不是。吸入皮质激素有助于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变为典型哮喘[12]。根据临床所遇到经抗组胺药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发现过敏性咳嗽的唯一症状是咳嗽急作,肺部无阳性体征,咽部可见充血,其临床特征包括(1)既往无任何过敏史,起病急,病程短,发病前可有咽痒前驱症状。(2)咳嗽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外出或闻及刺激性气味如花粉等而出现,时作时止。(3)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及湿罗音等阳性体征。(4)肺功能检查:肺活量正常或接近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5)抗过敏治疗有效。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典型哮喘的前驱表现,其病理生理变化是以持续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1972年由Glauser[3]首次提出,认为任何年龄均可患此病,报道最小年龄56 d,最大年龄88岁。本病唯一症状就是慢性咳嗽,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致贻误病情。其临床特征[4]包括:(1)没有哮喘史。(2)咳嗽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3)没有哮鸣音,呼吸短促,或胸部憋闷。(4)查体诊断结果正常。(5)肺活量正常或接近正常。(6)在支气管诱发实验中有支气管高反应的证据。(7)抗哮喘治疗有效。也有文献报道听诊深吸气时偶可闻及散在哮鸣音。
2 发病机制
国内外对过敏性咳嗽的文献报道不多,目前多限于临床疗效报道,以个人观点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未引起人们的重视[7]。有待作进一步研究,予以区分和明确,以指导临床治疗。根据日本咳嗽研究协会的标准研究认为:考虑过敏性咳嗽可能是人体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内含有粗大的嗜酸细胞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其次,过敏性咳嗽是患者吸入某些变应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Fc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但有些患者血液中嗜酸细胞并不高,可能与患者局部组织的高反应性相关,但目前缺乏依据,期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行支气管黏膜活检术,作病理予以明确,目前过敏性咳嗽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2]。
国内外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许多研究表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运动性诱发哮喘均存在着与哮喘相同或相似的异常变化。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理与哮喘相同,其病理生理改变都是以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为特点。国内外从多种角度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与气道高敏性、气道神经递质、炎症、免疫学以及遗传学和环境因素有关[4]。
3 讨论
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考虑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与“风邪“有很大关系,一为外风,一为内风。《素问•风论篇》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善行而数变,……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等记载[5],风邪从外至内而传,先侵皮毛,后经络,入脏腑,由浅入深。(1)过敏性咳嗽为外因,属风邪侵入皮毛、经络之间,病邪在表,以邪实为主,属阳。导师徐丽华教授一般加入祛风解表之品可取得满意效果,应用中药治疗过敏性咳嗽,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与治疗的优势,兼顾整体与局部、提高疗效[5]。(2)咳嗽变异型哮喘为内因所致,是内风走窜引动肝风,久则伤肾,肾气虚弱,肾不纳气故喘,为正虚邪实,属阴。张芬兰[6]指出此病久咳不愈,乃肝郁脾虚痰阻之咎,气机不畅,肝郁更甚……。导师徐丽华教授在临证时于止嗽散中加入僵蚕、干地龙等熄风止痉的药物,临床症状5~7 d基本消失。目前西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应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及茶碱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症状控制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依从性较差。我们认为,目前应首先区分两种病的不同,其次研究两种病的病机证型、辨证标准及诊治规范。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临床流行病学DME设计方法的学习,按循证医学的方法,多地域、多中心、多样本开展协作研究,并充分借鉴现代数理统计学方法如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等,对本病的证型分布、辨证标准及证治规律等作深入研究,为制定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治规范和指南提供依据[6]。
【参考文献】
[1]余森洋.呼吸内科主治医师410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61363,411412.
[2]任少华,胡华成.过敏性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比较[M].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1)55.
[3]Glauser FL.Variant asthma.Ann Allergy,1972,30457.
[4]Irwin RS,French CT,Smyrnios NA,et al.Interpretation of Positive Re,1982,40575.
[5]孟景春,王新华.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8110.
[6]张芬兰.柴朴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23.
[7]洪 冰.中医辨证加西药治疗成年过敏性咳嗽46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