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1-09  浏览次数:430次

  作者:侯桂红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急救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气道管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气管内滴药及加压给氧等。作为有创人工气道,加强气道管理是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防止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我院ICU室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重型颅脑疾患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8例为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4~78岁。损伤类型: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16例,原发性性脑干损伤9例,脑挫裂伤并肺损伤3例。本组病人术后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合理应用抗生素,使氧疗有效进行,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措施及体会

  2.1合理的氧疗氧疗是气管切开术后常用的治疗或支持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气管切开时,由于患者呼吸道的改路,呼吸道的温度调节和湿润的生理功能丧失,若长时间吸入未经湿化的氧气,不仅损失水分,而且出入液量的负平衡,致使分泌物干结、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易产生气道阻塞、引流不畅和肺不张、继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若湿化充分,即使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可靠活跃纤毛的运动和呼吸道吸引来保证有效呼吸道分泌物引流[1]。

  2.1.1氧气的湿化用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液,每日更换1次,并用0.2%过氧乙酸液浸泡湿化瓶每周2次,再用蒸馏水冲净干燥备用,既可有效地抑制细菌增长,也预防了院内感染,且对病人安全无害。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氧疗时,应首选湿化瓶内氧气管口装配有细砂样多微孔金属头的给氧装置,以使氧气经过湿化瓶时形成许多细小气泡,增加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大氧气湿化程度。

  2.1.2氧气的温化使用加温湿化者,特别是使用机械通气者,应测量湿化器水温及呼吸道入口处温度,以防呼吸道灼伤,一般为32~35℃。

  2.1.3氧饱和度的监测用脉搏血氧定量法测定氧饱和度SPO2,若发现SPO2下降,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松动,当其低于90%,立即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气,并加大氧流量。

  2.2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对吸入气体进行湿化是保证气道粘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吸入至下呼吸道的空气应经常保持在饱和湿度的状态。气管切开后由于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吸人气体全部由下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由此增加[2],造成呼吸道分泌物粘稠,易形成痰痂,影响呼吸道的通畅,同时易导致细菌侵入,并发肺部感染。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证呼吸道畅通、防止肺部感染的关键之一。

  2.2.1气管内滴药用注射器将滴入的药物由气管套管口滴入,每15~30分钟1次,每次3~5滴,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咳嗽,影响有效通气量。

  2.2.2超声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利用气流或超声波声能化为动力,将湿化液撞击成微细颗粒悬液于气流中进入呼吸道,用以治疗呼吸道炎症、稀释痰液、促进排痰。但较长时间的雾化可致患者血氧分压下降。为了避免心肺功能损害的病人或血氧分压低的患者雾化后缺氧,临床护理中采用小容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每2小时雾化吸入10 min,效果较为满意。

  2.2.3湿化液的选择、量与温度 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失水约200 ml,湿化液的量应大于正常需要量,临床上生理盐水或无菌蒸馏水200~250 ml为宜。湿化液的温度保持在32~35℃。

  2.3正确有效的排痰

  2.3.1吸痰时机选择 当病人咳嗽、呼吸困难、听诊闻及湿罗音、通气机报道压力升高、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再吸痰。若不视病情频繁吸痰,不但易损伤呼吸道粘膜,还会使呼吸道受到刺激,使分泌物增多。监测血氧饱和度,既可做到及时吸痰,又减少不必要的吸痰。

  2.3.2吸痰前后充分吸氧吸痰前后若不给病人高于原来使用的氧的浓度,气管内吸痰将导致低氧血症。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吸痰前后2 min均应加大吸氧浓度(一般为100%),不必过度通气,吸几口氧立即吸痰。患者吸痰前后若需使用人工呼吸气囊供氧时,宜根据呼吸囊的型号供给呼吸囊氧流量的大小、囊袋的容量、挤压的力与率等,为了达到预期使用效率,必须确保15 L/min。

  2.3.3吸痰前气管套管内不能滴注生理盐水渗透压高的湿化液对气管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粘膜的炎症反应[3]。盐水与呼吸道分泌物并不能混合成易被吸出的较稀分泌物。气管内的盐水注洗既影响氧合作用又易增加感染机会。

  2.3.4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宜选用软质、圆头一次性硅胶导管,以免造成感染,外径应小于气管套管内管直径的1/2,这样有利于空气进入肺内,预防过度负压所致的肺不张。

  2.3.5吸痰方法每次吸痰前先将吸痰管放于无菌盐水中,以测试导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然后将吸痰管徐徐插入内套管10~12 cm,向上提取时,边退管边旋转吸引,动作宜轻巧。同一部位吸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气管粘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以保持SPO2正常。痰一次不易吸净者,先吸氧或连接呼吸机,待SPO2回升后再进行吸引。

  2.3.6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如果病人出现心动过速、早搏、血压下降,甚至意识有变化,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吸氧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2.4预防感染

  2.4.1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清洁病人颈部切口周围皮肤,每日局部换药2次,若敷料污染及时更换。

  2.4.2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后吸口腔、鼻腔内的痰液,必要时戴无菌手套,以防污染气管造成感染。按时严格消毒雾化器接管、呼吸机螺纹管、氧气湿化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2.4.3加强口咽部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pH值高时选用2%~3%的硼酸液擦洗,pH值低时选用2%的碳酸氢钠擦洗,pH值中性时用1%~3%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4],每日2~4次,防止口腔感染。

  2.4.4病室环

  【参考文献】

  [1]刘昌起.呼吸疾病治疗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9.

  [2]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09-719.

  [3] 李有莲,郭楼英.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1.

  [4]江东红,曾涛. 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78-17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