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间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28  浏览次数:406次

  作者:范英,王利芳  作者单位: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摘要】   目的:探讨用间歇雾化吸入疗法达到有效排痰,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2组均在抗炎、镇静、平喘、吸氧等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雾化吸入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雾化吸入疗法。结果:观察组雾化吸入后的排痰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雾化吸入,间歇,毛细支气管炎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improving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nebulization by effectively ejecting sputum in the treatment of brochiolitis. Methods 108 cases in-patient ,between one month to one point five years ol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54 cases for observation group and 54 cases for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have the same treatment, such as anti-infection, sedation, anti-asthma ,oxygen inhala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intermittent nebulization ,the control group uses traditional nebulization . Results Compare the two groups by curative effect and rate of side effect,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0.05), furthermore the time in hospital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shorter(P<0.05).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nebulization is a high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ment of brochiolitis , so it is worth being used widely.

  Key words: Intermittent Nebulization; Brochiolitis;Curative effect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为6月以内的小婴儿[1]。毛支炎因炎症引起黏膜水肿、管壁肌肉痉挛、导致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尽快有效地解除呼吸道阻塞,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雾化吸入后拍背排痰是毛支炎患儿呼吸道治疗的重要手段。为探讨适合毛支炎有效排痰的方法,本研究改传统雾化吸入疗法为间歇雾化吸入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例为2006年10月至 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毛支炎住院患儿108例,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咳痰、喘憋、呼吸困难伴肺部啰音和哮鸣音,均符合毛支炎诊断标准。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男30例 ,女20例,年龄1 个月~1.5岁,≤3个月14例,3个月~6个月32例,6个月~12个月11例 ,>1岁的1例。对照组54例,男31例 ,女19例 ,年龄1个月~1.5岁,≤ 3个月13例 ,3个月~6个月32例,6个月~12个月12例 ,>1岁的1例 。两组年龄、病情差异无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毛支炎的治疗原则,两组患儿均在抗炎、镇静平喘、吸氧、补液及常规物理拍背的基础上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专业护士据医嘱备好雾化液: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确定药物剂量,检查超声雾化器性能良好,各管道连接正确,接通电源,调整雾量至低流量,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观察组54例,雾化吸入时间3 min~5 min,间歇5 min~10 min,间歇期辅以翻身拍背等物理治疗方法,吸入与间歇交替直至药液全部雾化完毕为止。对照组54例,按传统式雾化吸入疗法,持续雾化吸入10 min~20 min至全部药液吸入完毕。观察记录雾化吸入前后各项指标及患儿自行排痰情况,统计学检验方法为t检验和χ2检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雾化吸入后有效排痰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和痰鸣音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后副作用发生情况、评定排痰结果。

  1.4 疗效判断标准

  喘憋时间、从治疗开始至呼吸频率正常、哮鸣音消失所需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从哮鸣音消失至支气管内痰鸣音消失所需时间)。

  2 结果

  2.1 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结果。

  两组差异无明显性,而雾化吸入后2 h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显著,P<0.05。

  2.2 患儿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雾化吸入后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显著,χ2=24.11,P<0.05。

  2.3 患儿不同雾化吸入方式与排痰效果比较。

  观察组雾化吸入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均>0.01。

  住院天数:观察组7 d内痊愈出院48例(88.89 %),对照组7 d内痊愈出院32例(5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3 讨论

  3.1 毛支炎间歇雾化吸入的可行性

  婴幼儿由于其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肺部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充血、管腔狭窄等,分泌物易阻塞气道。超声雾化吸入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手段。咳嗽、咳痰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本研究针对婴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气道黏膜缓冲作用小的生理特点,改良传统雾化吸入法为间歇雾化吸入疗法,即给予低雾量、低湿度间歇交替雾化吸入,对呼吸道黏膜起缓冲作用,以增加气道纤毛运动,减少黏液同支气管壁的黏着性,利于痰液的稀释与排除,促进患儿 自行咳嗽咯痰,达到有效排痰目的。

  3.2 间歇雾化吸入疗法对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毛细支气管炎以炎症反应和黏膜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呼吸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安静状态下,婴儿需用30 %肺活量来呼吸,而年长儿仅用12.5 %[2],充分说明婴幼儿的呼吸潜在力差,气体弥散量小。毛支炎时,一方面炎性渗出物增多,肺泡内水分压增加,氧分压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传统雾化吸入疗法短时间内使肺泡内水分压进一步增加,氧分压急剧下降导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使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心率代偿性增加,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和一过性肺水肿。而间歇雾化吸入是吸入与间歇时间交替,使肺泡内氧分压和水分压维持在平衡状态,缓解了低氧血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雾化间歇时间内,小儿肺组织可得到正常的气体弥散,同时药液也在肺泡内充分弥散,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一个较恒定的正常范围内,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或减少了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平稳,血氧饱和度值升高,而对照组呼吸、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值相对降低,证实间歇雾化吸入更加符合毛支炎的生理要求。

  3.3 间歇雾化吸入对排痰效果的影响

  雾化吸入时间的长短、雾量大小与排痰关系密切,患儿年龄在1个月~3个月、雾化时间3 min/次,间歇5 min;6个月~1.5岁,雾化时间为5 min/次,间歇5 min~10 min。雾量以患儿易于接受的低流量为佳。低流量雾化吸入可延长药物的吸收,因药物进入终末细支气管后,在肺泡壁上与附着黏液充分混合,增加了痰液水分,稀化了痰液,降低了痰液黏稠性,达到了促进排痰的目的。

  4 小结

  经临床验证,间歇雾化吸入疗法不仅缩短了有效排痰时间、喘憋缓解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日,而且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亦提高了护士观察病情的主动性和专业水平,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兢.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243.

  [2] 王慕逊.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4-24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